精神分析美学之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精神分析美学之失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也是国际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创立的无意识理论几乎渗透了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并被誉为与哥白尼日心说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的三大发现,这一比喻未免过分,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也确实给世界文化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精神分析是一种探索和研究无意识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本能的性冲动、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性的冲动处于无意识之中,是不受人的理智支配的非理性力量,它奉行快乐原则,总是谋求把本能投向外界进行发泄,因而受到属于理智的自我与超我的制约,这种制约就是一种冲突,本能冲动并不因为受到理智的压制就停止谋求能量发泄,这就是所谓能时守恒定律在心理学上的表现。本能冲动的升华和转移就成了文明的源泉和艺术创作的动力。

他认为文艺是性欲的升华,文艺的作用就在于使作家艺术家及读者受到压抑的性欲,得到一种变相的补偿和满足。人们为什么要爱美呢?就是因为生活是痛苦的,而对美的爱好则是被压抑的性欲得到转移和陶醉的最完美的例子。弗洛伊德还举例说,悲剧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泄强烈的感情而使观众得到安慰、快乐与享受,并且与伴随而来的性兴奋相和谐。这种美学就是弗洛伊德泛性欲主义的体现,其缺憾之处在于:

其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量美的事物,例如仰望星空是所产生的愉悦,或欣赏一束鲜花的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与性欲毫无关系的,因而弗洛伊德对文艺的解释是极片面和武断的,必然会无视人性的社会属性,将会使人类成千上万年的社会进化毁于一旦,又使人类社会重新回到动物世界中去。

其二,弗洛伊德把白日梦做为艺术创作的题材,有主观唯心主义之误。因为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应该从生活中选取创作的题材,尽管梦可以作为艺术描写对象,但仍可视为对生活的曲折反映。只有到火热的生活中选取题材,才能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