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的史化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上古神话的史化

中国上古时代曾产生过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这些神话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许多典籍文献记载上古神话,象《山海经》、《左传》、《楚辞》、《吕氏春秋》等等。一些脍炙人口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刑天争帝”、“后羿射日”等,至今仍广为流传。

但从总体看,中国上古神话保存下来的数量并不算多,特别是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大量且成体系的神话相比,尤其显得稀少而零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文化观念对神话的看法有偏见。特别是那些史学家、哲学家,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解释神话时,常常带入现实生活的原则,力求剔除神话的想象与虚构,从中找出历史依据。比如传说中黄帝有四张脸,孔子对弟子解释说,所谓“黄帝四面”是指黄帝选择了四个与自己主张一致的人,分别治理四方,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同他亲临现场一样。《吕氏春秋》继承了这一说法,并进一步确定为“黄帝立四面”。高诱注《吕氏春秋》对这一句的阐释是:黄帝派人到四方寻求贤人来辅佐自己。又如孔子解释“黄帝三百年”:黄帝活着的时候,百姓受其利百年,死后百姓敬畏他的神明百年,按照他立下的准则行事又百年,一共三百年。由此可见,到春秋战国时,神话便已渐渐消隐了神光,而以历史的面貌出现了。另一位大力将神话改头换面的人是司马迁,他把先秦时关于五帝的传说加工整理,变成《五帝本纪》放在《史记》的卷首。

经过古圣先贤们的人工处理,神话的想象和虚构消失了,神话的精髓也便随之而消失,一片神奇的天空化做平实朴素的历史现实,留给文学史一个无可弥补的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