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色彩大师哈恰图良
哈恰图良,阿拉姆·伊里奇(1903—1978)是亚美尼亚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获苏联人民艺术家、亚美尼亚科学院院士、艺术学博士称号。1929年毕业于格涅辛中等音乐学校作曲班,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米亚斯科夫斯基作曲班,1937年又毕业于他的研究生班。曾从格里埃尔和瓦西连科学习配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后来除创作外,在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教作曲。并以指挥家身份在三十多个国家指挥演出个人作品音乐会。曾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书记等职务。获列宁奖金一次、苏联国家奖金多次。
哈恰图良的创作深受亚美尼亚民间音乐和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创作范围广泛,尤以交响乐和室内乐体裁为重。他的音乐以激昂有力、朝气蓬勃、节奏激越、和声与配器华丽多采著称。在创作中把欧洲调性体系与东方调式结构加以综合,充分显示出独具一格的东方旋律因素特点。
哈恰图良在求学年代创作了钢琴组曲《托卡塔》和色彩鲜艳风俗画般的管弦乐《舞蹈组曲》。他的第一交响曲是为庆祝亚美尼亚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而作。为钢琴家奥鲍林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献给奥伊斯特拉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广为人们演奏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爱国主义作品、其中第二交响曲表现了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慨,第三交响是为庆祝胜利而作。舞剧《斯巴达克斯》和《加雅涅》是两部优秀作品,后者由作者以十三个片断编成两套交响组曲,其中《马刀舞》和《玫瑰女郎之舞》二曲最为著名。四十一五十年代为多部戏剧和电影配乐,其中为莱蒙托夫《假面舞会》的戏剧配乐改编为五个乐章的组曲。后来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与乐队协奏狂想曲、大提琴与乐队协奏狂想曲、钢琴与乐队协奏狂想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奏鸣曲等。
1948年2月14日苏共中央在《关于穆拉杰利歌剧〈伟大的友谊〉的决议》中谴责了“坚持形式主义的、反人民的倾向”的作曲家,哈恰图良被列为这样的作曲家之一。决议指出:“在他们的作品中,音乐方面形式主义的滥用和反民主的倾向特别强烈,与苏联人民和他们的艺术趣味格格不入”。最有才华的管弦乐色彩大师被一笔抹煞了。直到1958年才纠正了这个错误的决议,为一批优秀作曲家平了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