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五代词·李存勖·忆仙姿》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存勖·忆仙姿》李存勖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注释 ①宴:宴会欢饮。桃源深洞;典出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东汉明帝时,浙江剡县有刘晨、阮肇两位村民,在天台上采药,迷路后偶遇二位仙女,遂与之结为夫妇。半年之后,刘、阮二人还家,不知世间已过数百年矣。刘、阮遇仙之处,有一棵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则认为典出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②清歌舞凤:这里指美妙的歌舞。

仕女图 【清】 潘振镛

鉴赏 这首词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据《新五代史·优伶传》云:“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此词的作年、本事均无从可考,据词作内容看,是一首抚今追昔怀人之作。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二句明确点出主人公在追忆往事,当年与意中人两情相依,在桃源深洞中二人度过了甜蜜美好的时光,那时彼此相爱的他们无忧无虑,沉浸在清歌凤舞中。“曾宴”点明主人公在回忆往事。“桃源”一词,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认为字面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但前人中亦有不少人认为此二字出自刘阮天台遇仙故事(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一三云“天台,亦曰桃源”)。“舞凤”,即凤舞,在此颠倒,乃为叶韵。《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鸾鸟自歌,凤鸟自舞。”此时是一片旖旎风光。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由于种种原因,词人不得不与心上人分离,至今“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当时意中人倚着门框,含泪挥手送别的场面,今日仍记忆犹新。“如梦,如梦”,昔日之事只能在梦中重现,昔日之人也只能在梦中相遇,而昔日之情也只能在梦中重温,一切的一切又是多么的无奈啊! 读到此处,顿感一片凄凉。叠用“如梦”二字,更显主人公的无限惆怅之情与感伤。最后以“残月落花烟重”结尾,别有一番意味。“残月”“落花”无不给人一种悲凉、凄婉的感觉,亦为周围的环境涂上了一层令人愁绝的色彩,进一步烘托了词人的离愁与伤感。“残月”点明时间是夜晚,“烟重”,指雾气浓浓。月的残缺,花的凋零本已使人伤感,主人公此时正陷入哀伤之中,见此衰颓之景又怎能不悲伤?“烟”本无重量,但词人却感觉它“重”,其实不是“烟重”,而是主人公的愁绪沉重,“烟”因为承载了词人的愁绪而“重”。

此首词先写两人共处的美好时光,接着是离别的回忆,由愉悦转为感伤,对现实衰颓之景的描绘,将愁绪更是推向了极致,此时主人公的心情已经荡至低谷。通过场面对比、今昔对比,反复渲染烘托了主人公的愁情,可谓委曲回宕,有一波三折之叹之妙也!庄宗此首词“笔致幽秀”(清张宗櫹《词林记事》),特别是最后一句“残月落花烟重”,“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真可谓妙哉! (肖巧红)

集评 明·陈霆:“详味词旨,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奄忽丧败,实谶于此。”(《渚山堂词话》卷一)

明·茅暎:“结句真有仙气,遂误为吕岩作。”(《词的》卷一)

链接 词牌《忆仙姿》与《如梦令》。《忆仙姿》这一词牌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制,这首词就是创制之作,因首句中“宴桃源”一语,故又名之曰《宴桃源》。单调小令,三十三字,一叠韵。北宋时,苏轼将《忆仙姿》改名为《如梦令》,苏轼在《如梦令》词序中说:“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