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明代剧曲·明代传奇·童养中《胭脂记·传柬》原文与翻译、赏析
【寄生草】(贴)这一个黄瘦了桃花脸,那一个蹙损了柳叶眉。这一个睡沉沉谁待要去观经史,那一个病恹恹无情绪去拈针指。这一个呵,冰肌玉骨多伶俐,那个呵,风流倜傥好才思。他两个有情有意求匹配,我佐个红娘呵,密地里去传书也,不忝崔莺莺相遇着张君瑞。他两个害了相思病,待梅香下药医。管取他芙蓉帐里鸳鸯戏,鲛绡帐里凤鸾栖,珊瑚枕上携云雨。俺姐姐呵,他似一朵奇花嫩蕊正开时,梅香呵,怎肯漏泄了春消息。
【石竹花】 (贴) 语话低声怕隔墙,悄地写情词半张。(生) 再三祝付小梅香,须用些花言包奖。休得要漏泄天机,怕耽阁这两厢。全仗你寄语窈窕娘,代诉小子的苦衷肠,若得他玉人儿从天降,也不枉胭脂红染汴梁江。
【又】 (贴)秀才呵,我看你走龙蛇字挟风霜,我看你赋诗章不索思量。那更有风流俊雅性格温良,俺姐姐见了这词呵,只怕他恼乱柔肠。秀才呵,终有日花烛洞房,煞强似那名标金榜。成就了软玉温香,做一个得意新郎,那时节休得要忘了我侍妾梅香。
《胭脂记》 又名 《绣鞋记》,演述郭华与王月英的爱情故事,事本《太平广记》、《绿窗新话》 等书。书生郭华辞别双亲往京都汴梁应试,赶到时科场已罢。郭华羞于还乡,遂滞留京中,重阳节时偶遇已故尚书之女王月英,不觉萌生爱意。月英因家业萧条,与母亲开设胭脂铺度日。郭华以买胭脂为借口,逐日前往探视。后月英为郭华真情所感动,与之约定正月十五夜在相国寺土地堂相会。不料至期郭华饮酒过多,醉卧寺中。月英赶来赴约,呼之不醒,留下罗帕与绣鞋而去。郭华醒来,懊恨不已,当即吞帕自尽。寺僧见尸,急到开封府出首,经包拯审理,弄清前因后果,扯出郭华口中罗帕,使其复活,与王月英结成姻眷。这里所选的几支曲描写了王月英侍女梅香代郭华传递信柬的戏剧场景。
【寄生草】 一曲借梅香的心理活动写出郭华和王月英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王月英的侍女梅香看出 “他两个有情有意求匹配” 的真实心理,主动前往郭华处传话,意图绾合两人的姻缘。在梅香眼里,郭华与王月英正如同 《西厢记》 里的张君瑞和崔莺莺一般,郎才女貌,原是天作之合。她对自己居间传递消息的行事充满信心,戏谑地比之为 “下药医” 相思病,认为必能使郭、王两人愁苦尽消,连理之愿得遂。“管取他芙蓉帐里鸳鸯戏”三句以鼎足对的形式写出梅香想象中郭、王双宿双飞的甜蜜景象,与 “这一个黄瘦了桃花脸,那一个蹙损了柳叶眉” 的现实境况构成对比,显示出梅香对自己所起作用的充分肯定。梅香知道,王月英恰似一朵盛放的娇嫩鲜花,正等着有情人前来采摘,而个中消息是不能随便透露给外人的。
梅香见到郭华后,向他说明了王月英的真实心意,郭华当即托她传书,向王月英表达自己的恋慕之情。【石竹花】 一曲描述的即是这一情景。句中 “祝付”同嘱咐; “包奖” 带有包含、夸奖的意思; “耽阁” 即耽搁。“语话低声怕隔墙,悄地写情词半张” 两句与上文的 “怎肯漏泄了春消息” 密切呼应,说明事情的隐秘,既突出了梅香处理问题的细致周到,又显示了郭华和王月英勇于冲破世俗规范束缚而热烈相爱的难能可贵。郭华写妥 “情词半张”,郑而重之地嘱托梅香,小心不要走漏消息,以免好事蹉跎; 又恳请她多多美言,务必将自己的情意如实转达给月英小姐。郭华还告知梅香,自己为能与意中人相见,日日到月英铺中购买胭脂,后因姻事难成,曾一度灰心丧气,将购来的胭脂尽数倾入汴河。若意中人能前来相会,了却夙愿,以往所做的一切也就不是白费了。
重复使用 【石竹花】 曲牌的 【又】 曲通过梅香的称扬,以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出郭华的人品和才华,言语中传达出对人间真情的由衷赞美之意。梅香见郭华下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笔势劲健流畅,不觉大为叹赏。她称赞郭华为人倜傥风流,性情温良儒雅,说小姐见了带回的情词,不知会怎样魂颠梦倒、心烦意乱呢。最后,梅香提醒郭华说,只要真情不渝,就终能等到洞房花烛的一天,这是比金榜题名还要得意的事,到那时软玉温香的佳人在抱,称心如意,忧愁尽扫,可不要忘了我梅香呵。“终有日花烛洞房,煞强似那名标金榜” 两句脱胎于《西厢记》中的 “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将 “花烛洞房” 的理想置于 “名标金榜” 的追求之上,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世俗功名的轻视,在思想上与 《西厢记》 等反映进步观念的剧作是一脉相承的。
这几曲通过对比映衬,将剧中人郭华的志诚多情和侍女梅香的热心善良表现得情态如见。曲辞纯用本色语,于朴质中见文采,自然中显功力,清浅流畅,意趣横生,用于场上演出,允称合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