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誉·永遇乐》原文赏析
登丹凤楼,望黄浦,怀陈忠愍公。楼在沪城东北女墙上。宋淳熙间立
放眼东南,苍茫万感,奔赴栏底。斗大孤城,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劫灰飞尽,怒潮如雪,犹卷三军痛泪。满江头,阵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 登临狂客,高歌散发,唤得英魂都起。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
这首词的小序中的陈忠愍公即陈化成,在淞沪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保卫战中壮烈牺牲。丹凤楼在上海县城的东北角,濒临黄浦江。黄浦江入海口即吴淞,是海防重地。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调集舰队北上,侵扰我沿海城市。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的陈化成,曾在福州重创英舰。而当他调任江南提督后,洞鉴侵略者的野心,便在由吴淞到宝山县的海疆积极筹办防务,准备抗敌。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舰进犯上海,陈化成亲自驻守吴淞口西炮台,麾军抗敌,击毁英舰三艘。敌人不能从吴淞登陆,便转攻宝山县,趁守将轻敌之隙,攻占宝山,继而攻陷吴淞口东炮台。陈化成孤军奋战,寡不敌众,中弹七处,壮烈殉国。谥忠愍。这首词,通过对抗击侵略者的爱国将领陈化成的怀念,抒写了诗人对民族危亡命运的沉痛忧思。
词的上片,写登临丹凤楼后,回想淞沪抗战的悲壮场面,表达了对壮烈殉国的将士的沉痛悼念。词的下片,写诗人缅怀先烈、抚今追昔而产生的感叹和忧思。整首词,回荡着鸦片战争之后爱国人士对于日趋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忧患意识。
开端三句,明快奔放,写登楼后所见所感。“放眼东南”,从吴淞到宝山一片海疆,唯有“苍茫”。苍茫的景色,兴起苍茫的感受,回首往事,万感交集,一齐“奔赴栏底”。于是,就引出对淞沪抗战的怀念。鸦片战争前,上海尚未辟为通商口岸,只不过是东南海防前沿的一座“斗大孤城”。就在这里,“当年曾此,笳鼓屯千骑”,笔墨就回到昔日淞沪抗战的历史场景。“笳鼓屯千骑”五个字,既表现出一触即发的战争风云,也概括地表现了守军同仇御侮的决心。可是,这场战争却以悲壮的失败告终。诗人没有写战争的过程,而直接写战争失败之后人们的悲愤。“怒潮如雪”,写的是波翻浪涌的海景,其实是人们积愤心潮的象征,奔腾翻滚,“犹卷三军痛泪”。被卷去的“痛泪”,是为殉国将士挥洒的悲痛之泪,也是对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挥洒的痛恨之泪,更是为民族危亡挥洒的忧愤之泪,何等沉痛,何等悲愤。想到这里,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愤怒,大声喊出:“满江头,阵云团黑,蛟龙敢啮残垒?”战争失败后造成的阴云,布满江头,凝聚成团,黑沉沉地压在人们心头。这是笼罩在民族命运头上的阴霾,也是凝聚在人们心头上的复仇激情。因此,尽管敌人猖狂如“蛟龙”,尽管我军战败后仅余“残垒”,但诗人还是大气磅礴地喝问:“蛟龙敢啮残垒?”充分表现了不甘心失败、不忍受屈辱的大无畏的民族气概。
过片三句承上,具体描绘了诗人的自我形象:“登临狂客,高歌散发。”自称“狂客”,“高歌散发”的狂态,其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悼念抗英战争的失败,悼念爱国将士的殉国,本来很正常,丝毫也不狂。可是朝廷上下,昏庸怯懦,既不能从失败之中吸取教训,厉兵秣马,坚决抗敌,又甘心向侵略者俯首媚和,割地赔款,而对士民中要求同仇御侮积极抗战的言行,不仅不支持,不理解,甚至压制打击。在这样的氛围中,周星誉的言行自然不能被理解,自然感到寂寞孤独,只得以狂自许,高歌散发,狂言狂行,以冀“唤得英魂都起”,重振英风。然而,“唤得英魂都起”,是不是就能复仇雪恨、抗敌御侮呢?笔锋一转,写出诗人的疑虑:“天意倘教、欲平此虏,肯令将军死?”是啊,想当年陈化成将军英勇抗敌的壮志竟然未酬,帝国主义猖狂侵略竟然未平,而且愈演愈烈,这一切,似乎都是天意使然。设若“天意倘教、欲平此虏”,又怎么“肯令将军死”呢?这一问,道尽诗人内心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透露了诗人对前途的悲观失望。看看现实吧!“只今回首,笙歌依旧,一片残山剩水。”当权的王公大臣置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宰割于不顾,反而苟安享乐,“笙歌依旧”,又怎能“平此虏”呢?于是,诗人的心情十分黯淡,“伤心处,青天无语,夕阳千里”。以这样悲凉的境界作结,使整首词的格调变得十分沉郁,十分苍凉,有力地表现了沉重的民族忧患意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