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百字令》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萨都剌·百字令》原文赏析

登石头城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这是萨都剌的代表作,是一首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原韵的怀古词。也为继王安石《桂枝香》之后写得最好的金陵怀古词,全词气魄恢宏,风格豪迈,感慨深沉,堪与前人名作比肩。石头城在南京清凉山西麓,城墙雄峙,石崖耸立,乃依山修筑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三国时,孙权于赤壁之战后,把国都从京口迁至秣陵(今南京),并改名建业, 年即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石头城。当时长江即在清凉山下流过,故石头城在军事上颇为重要。此后,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石头城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词的开篇即见气势阔大,出语不凡:“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其实,石头城所在之清凉山高不足百米,但由于周围地势平坦,兼之濒临大江,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由于词人胸襟阔大,虽站在此小山之巅,却仿佛置身万仞绝顶,手可接天,使吴楚之地的天空都显得低了。孟浩然有诗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戴叔伦诗谓:“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此用其意。南京一带春秋战国时曾先后属过吴楚二国。词人屹立石头城上,却已不复可见历史上的繁华盛况,故称“无物”。历代的金陵怀古词总是以吊古伤今为主旨的,此词亦然。“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二句,正是承此意脉而生发。南京城处处都有六朝遗址,如朱雀桥、乌衣巷、六朝石刻、谢公墩、台城、桃叶渡等等,这些名胜之区或湮没无闻,或名存实亡,唯独留下的,只有这曾作过六朝都城的石头城。如今这里已不再濒临长江,而只是一座如同石壁的青山而已。石头城委实不算高,在山下看去也仅是一道石壁而已。何以六朝形胜之地竟如此一败涂地呢?只缘石头城是战略要地,古往今来,一次次战火洗劫过这里。“蔽日旌旗,连云樯橹”,写的就是水陆战争的景象。旌旗指战旗,战旗遮蔽了天空,极言军队众多; 樯为船桅杆; 橹,巩船上划船的工具,樯橹指战舰。战舰连云,亦极言水兵之多。连年的水陆战争,使六朝胜景破坏殆尽,留下的是“白骨纷如雪”的惨景。登上石头城的词人,眺望至此,不禁发出:“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的感慨。古往今来,大江南北,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频繁的战争中消磨了他们的精力与生命。这两句与苏轼赤壁怀古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立意大致相似,它也同样得到后世词评家的称赏。《词苑》曰: 萨都剌“金陵怀古词尤多感慨,有‘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之句。”陈廷焯《词则》认为这两句“语意凄恻”。

上片大笔挥洒,展望石头城的概貌,下片细笔勾勒,续写石头城的今昔变迁。“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三句,取景于南唐遗址,以概括石头城的盛衰。石头城所在之石头山(一名石城山)东麓,有著名的清凉寺,它的前身是五代十国时吴国顺义年间徐温所建之兴教寺,南唐时改为石头清凉山。宋时改建为寺。萨都剌登眺之时,已非南唐在此建避暑离宫的盛况,故称“寂寞”。当年歌舞繁华之地已经荒废无人,固然是“寂寞”,当年皇帝乘坐的宫车来往的辇路长满了萋萋青草,蓬勃的春光反衬衰败的遗迹更使人悲从中来。登眺至此,黍离麦秀之愁油然而生。(如今清凉遗址还存有南唐的古井——还阳井)。“落日”二句则更为凄凉,太阳一下山,松间小径里阒无一人,只有鬼火(磷火)飞窜其间。“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三句,叹繁华转瞬,乐尽哀来,人生易逝,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他人如此,自己也将如此。这是登石头城历览前代兴亡遗迹,而生发出来的历史的感慨和人生的感慨。“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二句,谓千古之下,可怜只有秦淮河上明月犹存,除了这明月亘古不变以外,人世已发生了沧桑巨变,曾是六朝故都、南唐离宫的石头城已衰败零落,流经石头城边的古秦淮河不也同样目睹着这深刻的变迁吗?又深化了前结的思想。道出宇宙长存,人生有限,人世沧桑的悲哀。

此词全用苏轼赤壁怀古词《念奴娇》原韵,千载之下,和苏词者极众但能如此作者寥寥。此词虽和韵却不受束缚,反而因难见巧,思笔俱畅,论古道今,纵横驰骋,千载兴亡,历朝往事,驱策于腕下;眼前景物,胸中慨叹,交汇于笔端,深沉豪迈,凄凉悲慨兼而有之,味之令人动情,读之令人叹为观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