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
(其六)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这首诗是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东征孙吴,曹植奉命留守邺城时所作。诗中通过凭窗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与作于后期的“仆夫早严驾”相比,虽同样表现“甘心赴国忧”的主旨而情调更为豪迈高亢。
开头两句: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写作者在百尺高楼上凭栏远眺。 “观”,也称“阙”,是宫门前的望楼。 “百余尺”,已极言其高;于“观”前着一“飞”字更突出了它凌空而起的动势。这一起气势恢宏,意境十分高远。作者这样渲染自己抒怀言志的环境,使得诗歌一开始就显示出奇警动人的气氛。同时,立足危楼,居高临下,既可俯视,也可远眺,这就自然引出三、四两句。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写登临所见。视野十分开阔,景象极其雄浑,使人胸襟为之一开。作者由眼前这一望无际的茫茫原野自然想到,天下依然三分,群雄逐鹿中原,这苍茫大地,不知谁主沉浮?并进而想到,自古时势造英雄,这尚未完成的统一大业正好为自己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有利时机,从而激起更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这两句虽是写景,却景中寓情,透过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象,不难感受到作者开阔的心胸和澎湃的激情。
接下去,作者的笔锋随着由眼前景物所触发的联翩浮想转入议论: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一个对偶句,分别写了“烈士”和“小人”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这既是作者的人生感慨,也是他对一切忧时忧国志士的褒扬,对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小人的鞭挞。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自己意欲为国立功、乘时有为的豪壮情怀。当此吴,蜀犹在, “国仇亮不塞”之际,作者义无反顾的抉择便是为国捐躯,誓绝国仇。 “甘心思丧元”这掷地作金石声的誓言,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作者所面临的国难当头的紧急情势,甚至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因此而沸腾的一腔热血和激烈跳动的脉搏。作者在《求自试表》中情辞恳切地说: “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可以作为此句的注脚。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这两句说自己按剑眺望西南,愿为征讨吴蜀而战死。 “拊剑”,形象表现出战士的雄姿; “西南望”,因蜀在西、 吴在南故云。“赴太山”,虽是对古人认为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这一传统说法的袭用,但“太山”在这首诗里出现,极易使人将它雄伟崇高的形象与为国从容赴死的壮举联系在一起,并且很容易联想起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由此对作者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产生深深的敬意。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与前两句意思相近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奋身杀敌战死疆场的坚强决心,进一步披露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抱负。至此,诗情达到了高潮。最后,以“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两句作结,在急促悲壮的音调、慷慨激昂的情绪中戛然而止。
全诗十二句,两句一转,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有为的精神。尽管其中包含了作者热衷个人功名的因素,但这种志在实现国家统一、结束分裂局面的思想,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时代要求的,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感情,尤其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后人以激励和鞭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