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离别|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兔丝收水萍,所寄终不移。

诗人曾留下一篇传世名作——《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之情,人皆有之,它是一种最真挚、最能动人心魄的感情,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伤神,为它落泪。可以说,离情别绪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别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具有动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而他的这首《古离别》可算得上是《别赋》的姊妹篇。

江淹长于拟古,《杂体诗三十首》就是拟汉、魏、晋、宋诸家的代表作品。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拟的是古诗。《古离别》,属乐府《杂曲歌辞》,多写男女离别之苦。江淹的这一首,是写思妇怀念征夫的。作品以思妇的口吻,诉说了离别的痛苦和刻骨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诗人先从夫妇的远别落笔: “远与君别者, 乃至雁门关。”把“远”字移至句首,是表示强调,是为了突出思妇的离别之苦。这个“远”字含有深厚的意蕴,它既有距离遥远、时间久远的意义,也包含思妇绵长的思念和深长的忧愁。这与欧阳修词中的名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踏莎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开头简洁有力,开门见山地点明题意,使诗篇一开头就笼罩着一种忧苦的气氛。雁门关是西北边疆地区的要塞,两山对峙,山岩峭拔,中间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自古为戍守重地,厮杀的战场。这里的雁门关只是遥远的蛮荒之地的代称,一提到它,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天涯海角,相见无望的感觉,因此惆怅不安的心情便油然而生。这样写还嫌笼统,所以接下去一句就具体写雁门关的景象,进一步渲染惨凄悲凉的情绪。 “黄云蔽千里”,一个“蔽”字写尽了古战场的惨状:沙尘蔽空, 天昏地暗,一片肃杀气象;白骨蔽野,阴风飕飕,鬼哭啾啾,一幅惨烈的景象……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描写: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这种惨相自然会在思妇的心灵上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急切地盼望在远方的游子能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何时”二字,包含着思妇多少忧虑与焦灼的心情啊!

希望毕竟不是现实,当幻想破灭的时候,思妇心头的忧苦就象大海上汹涌湃澎的波涛,更加难以抑制。送别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送君如昨日”,这里既说明了离别时间的久远,又说明了送别情景的清晰真切。这本是两个矛盾的现象,但诗人用一个“如”字就巧妙地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突出了送别情景给思妇留下的印象的深刻。接着诗人选取“露已团”、“蕙草晚”、“道里寒”这些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有机地组成了一个典型的悲秋环境,有力地渲染了悲苦凄凉的气氛。“蕙草”,是思妇自喻。 “不惜”、 “所悲”,点破了思妇复杂的心理矛盾。一个容光焕发的少妇,就这样让青春年华在忧思中白白流逝,怎么能“不惜”呢? “不惜”,只是更反衬出“所悲”的强烈,感情的深厚。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古诗《冉冉孤生竹》)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象这样一位少妇,在看到檐前的露团,枯萎的蕙草,而自己又青春流逝,独守空房,内心的苦痛将是何等强烈!而少妇又从自身“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想到“游子无寒衣”(古诗《凛凛岁云暮》)。这种推已及人的方法,把思妇内心忧苦的感情,作了进一步的揭示。

接着诗人写思妇思念的殷切。天涯海角,人各一方,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分别,无疑就是永别离,更何况还有其他的社会因素呢?因此思妇不敢有生死相守的奢望,只是希望能见上丈夫一面,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字突出了相思之苦,相望之殷。 “琼树枝”,是传说中仙山上的树,可以为人疗治忧愁。《古文苑》李陵《录别诗》: (“晨风鸣北林”)中有“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句,诗人借用其意,表达了思妇对丈夫强烈的思念之情。这四句与首四句相呼应,但绝不是作无谓的重复,而是用错综变化的句法加深抒情,很好地运用了民歌中反复咏叹的手法,颇有一咏三叹的韵味。但是就这点起码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悲伤之情便从思妇心底迸发出来,于是对天盟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爱情都忠贞不移。 “兔丝”,即女萝,是一种蔓生植物,缘树而生。 “浮萍”须寄水而长。这两个比喻,非常切合思妇的身份和心理状态,这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的共同愿望。曹植《闺情》中就说“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诗人用两个精巧的比喻,“借以表己志之贞”(沈德潜《古诗源》),把思妇蕴蓄在心底的激情倾泻出来,犹如长江大河,波涛翻滚,奔腾不息,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生死不渝的爱。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可以说相当成功,深得《古诗》意境,颇能再现《古诗》的艺术风格。但也并非一味模拟,在抒情方面就有独到之处。全诗分为三层,第一层写游子所去之处的荒远和环境的恶劣。但思妇并无亲身体验,因此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表达她对游子安危的忧虑。第二层写思妇对游子冷暖的惦念,是用触景生情,推己及彼的手法。而第三层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爱情的忠贞。这种富于变化的抒情方式,使作品真实感人,富于形象性,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