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朱琦诗《吴淞老将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歌·朱琦诗《吴淞老将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吴淞江口环列屯,吴淞老将勇绝伦。连日鏖战几大捷,沙背忽走水上军。援军隔江仅尺咫,眼见陈侯新战死。大府拥兵救不得,金缯日夜输鬼国。

(据咸丰《怡志堂诗初编》)

吴淞老将,指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1776—1842)。他是福建同安人,字莲峰,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道光二十年(1840),他在福建水师提督任内,率舟师发炮屡挫英军船舰。同年调任江南提督,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在江防险要吴淞积极设防。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炮台,陈化成坚决反对两江总督牛鉴的畏敌求和。16日拂晓,英军猛攻,陈化成挥旗发炮,率部抵抗,激战两个多小时,击伤英舰多艘。英军死伤颇重,不敢正面突进。这时,牛鉴陈列总督仪仗,率大队增援,被英舰发现,发炮轰击,牛鉴惊骇,抛弃轿子靴帽,混入士兵中乱窜,全军大溃。英军登陆,前后夹攻炮台,陈化成孤军无援,七处负伤,流血身亡。守台官兵八十余人也壮烈牺牲。关天培战死虎门,年六十一岁;陈化成战死吴淞,年六十七岁。朱琦满怀爱国热忱,为这两位老将写了颂歌。此外,他还为定海守将王锡朋写了《王刚节公家传书后》;为金华抗英死难将领朱桂写了《朱副将战殁,他镇兵遂溃,诗以哀之》;在《定海纪哀》中写了定海知县姚怀祥死难事;在《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中写了奕经反攻宁波失败事;在《纪闻八首》、《癸卯九月朔日,集万柳堂,宴姚石甫(莹)丈,席间话台湾事,慨然有作》中,写了姚莹固守台湾,抗击英军事;在长达一百三十六行的五言古诗《感事》中,写了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的抗英事迹及鸦片战争初期失败的经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鸦片战争,“表扬忠节,感泣鬼神”(《射鹰楼诗话》卷一),堪称“诗史”。

《吴淞老将歌》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仅八句。首句写吴淞口炮台环列,作战形势很好。当时吴淞口有东西两炮台。陈化成率参将周世荣守西炮台;参将周吉瑞、游击董永清守东炮台;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守小沙背,以防绕袭;牛鉴率三四千人驻宝山县,可做后援;水面又有水师兵船呼应。加以吴淞地形险要,英军本难轻易取胜。第二句写老将陈化成英勇非常、更使我方显出优势。第三、第四句写我方连日大捷,因英军绕袭小沙背,守军溃逃,使战况发生转折。第五、第六两句谴责两江总督牛鉴(?—1858)。此人字镜堂,号雪樵,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1841年英军进犯浙江,总督裕谦殉国。十月,牛鉴擢两江总督。次年六月,英军进攻吴淞,他奉道光帝侄扬威将军奕经密令,派人携带礼物往见英将,被拒不得见。吴淞战役,他在增援途中望风而逃,致使陈化成腹背受敌。炮台失守后,他逃往嘉定、昆山。英军攻入长江后,又由镇江逃至江宁(今南京)。侵略军兵临南京城下,他奏请向英乞和。同年八月,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陈化成死难,与这位上司怯战逃跑直接有关,故云“援军隔江仅尺咫,眼见陈侯新战死”。最后两句写牛鉴这位“大府”(总督)拥有重兵,救不得危难中的同僚,却参与订立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致使“金缯日夜输鬼国”。侵略者因此得到了二千一百万元的赔款和割让香港、开放上海等五地为通商口岸等利益。作者在这首诗中,以简练的笔墨记述史事,仅用一二词语直接表露情感(如“勇绝伦”、“输鬼国”)。作者通过“环列屯”、“连日鏖战”、“沙背忽走”、“援军”、“尺咫”、“眼见”、“战死”、“大府拥军”、“金缯日夜”等词语,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整个战争过程的认识。古人论诗歌创作,讲究含蓄、蕴藉,认为“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见吴乔《围炉诗话》卷一)。朱琦这首《吴淞老将歌》便带有这种特点。一般来说,这类题材比较适宜于大笔挥洒、墨渖淋漓的写法。像朱琦这首诗,用简练的笔墨,含蓄的手法,在貌似平静的叙述中含强烈的爱憎,可谓别具一格。这如同笼中盛火,绵里裹针,是艺术中的一种高境。这类作品,读者初一阅读,可能会感到不够酣畅,不够痛快。但各种诗歌读得多了之后,仔细回味,便会明白,这类表面上不见烟火、不露锋芒的艺术作品,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这正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对于自己的感情和笔墨缺少控制能力,时时都禁不住自己的欲望,急于在诗歌中发抒议论、明示倾向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