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维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据中华书局本《王右丞集笺注》)

在文学史上,王维以诗名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从总体上说,他的散文不如诗,而这篇书信体山水散文却是一篇与《辋川集》双璧交辉的精美之作。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首段写自长安还归辋川别业的情景。那是在一年的腊月底了,但天气和爽,辋川山水殊可游观。他本想邀裴迪同游,但他正在温习经书,不敢相烦,便独往山中到山寺小憩,与山僧饭讫而去。在这一段里,交代时间和去向,契引全文。景色描写,着墨无多,但以“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简括点出辋川冬末山水景色宜人,为下段写景预作张本。“足下”三句则委婉吐出不敢打扰好友而独往山中的寂寞,提引出第二段对同游的追念,并为第三段相约明春同游埋下感情伏线。从如话家常亲切自然的语言,流露出对同道好友真挚深厚的友谊。第二段写辋川夜景,追念昔日同游之乐。“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七句写所见月色之美和寒山远火之景。在前往辋川的路上,涉过颜色深青的灞水,清幽的月光映照着城郭。登上华子冈,俯视辋水沦涟,波含月影,上下摇荡。遥望远处寒山篝火,在林外忽明忽暗。正当作者沉浸在一片静谧幽寂的氛围时,忽听“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在山村小巷深处,寒犬夜吠,其声如豹,而村落中夜间舂米之声,与山寺稀疏的钟声间隔传响。这一切是通过视听转换、视觉与听觉形象的融合,描绘出月光之下登山涉水所见所闻的情趣。前者是静态美,而“上下”、“明灭”又静中有动。后者是动态美,而“犬吠”、“夜舂”、“疏钟”又深化了月夜的寂静。将山水、月光、林火、村墟、犬吠、夜舂、山寺、疏钟等众多景物的光色、声响、形影组合进一幅画面,构成清幽、淡远、高旷、空灵的意境。在这多少带有几分凄清朦胧的山中夜景里作者追求的主要不是视听的快意,而是一种禅理的感悟,即下文所谈的“深趣”。那夜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在静观默识中写得极有风韵,又极简淡,正与他晚年好佛的淡泊心境契合,追求着物我浑然融澈的完美境界,而这恰是他后期首创泼墨的山水画所要表现的艺术精神。作者月夜独坐,陶醉于清静,而随行的僮仆却全然不能理会,竟自“静默”,进入梦乡。心中不免添了几分孤寂,因而想起昔日同游志趣相投,而今在远方的好友裴迪,于是写出“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三句。裴迪曾与作者同隐于辋川,仄迳漫步,临流赏景,携手而游,赋诗赠答,遍咏辋川诸景。《旧唐书·王维传》云:“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以此参验文意,可以推知此文之作大约在安史之乱前不久。作者怀念裴迪,既有昔日同游欢情的追忆,故友深情的温馨,也有孤身独游的寂寞。此时他虽然亦官亦隐,比较自由,但宦海已几经沉浮,依恋山水,携侣同游的愿望和心情更加深切了。所以文中几句思旧忆昔的话,是带着极深沉的感情说的。通过昔日情景的回溯,不但打破今昔时间的限隔,而且由此时华子冈的“独坐”,到彼时辋川诸景的“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巧妙地布置出由今及昔、由点及面的时空变幻。时间空间随着作者感情的流动,飞跃延伸、扩展,丰富了文章意蕴,同时为第三段相约同游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础。第三段写辋川春景之美和邀请同游辋川的殷切之意。上段从眼前写到过去,此段又从过去写到将来,时间往复推移,空间也随之往复拓开,在新的时空变幻中进行新景的描绘。这种鲜明的时空观念,体现出作者强烈的山水审美意识和别具情思的艺术眼光。而所写明春之景乃是设拟之笔,与上段各实景不同,这又是从实写到虚写的飞跃。实现这种飞跃,全凭亲身游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在作者想望之中,来年春回大地时辋川别业当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这里所写景物都经过感情的过滤,按照作者的审美要求去摄取大千世界万般春景的特定镜头。用笔简净,情趣盎然,春意融融,生气勃勃,显现出欢快的心情,轻灵的笔调,令人坐赏辋川春色,遐想不已。与上段冬景相比,它更富于诗情画意,也更惹人喜爱。因为在这短短的二十四字中跃动着大自然的活力,回荡着青春的旋律。鱼鸟、草木乃至山水、田野,一切有生无生之物都在沐浴春光,涵融春色,呈现出春天万象更新的美。在作者笔下,辋川之春不是通常的姹紫嫣红,而是一片清淡的色调,宛如一幅淡彩素墨而清远秀逸的山水画卷。这自然也是作者情感的外化,使山水景物在主观情感的观照中皆著我之精神、我之色彩,因此物境即心境,天人圆融,同谐共振。为与同道好友共同契悟辋川山水的玄妙深趣,作者殷切希望裴迪同来游赏,于是说:“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在这几句中,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说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询问能否同游。二是肯定裴迪天机清妙,具有清洁高雅的天赋气度,能真正领悟辋川山水的美质,故而相邀同游。三是强调辋川山水深趣内涵,值得相邀一游,嘱咐好友不要忘忽。用委婉而又一层比一层肯定的语气说出邀请的原因和愿望。其重点是“深趣”二字,这也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说明作者卜居辋川,爱其山水之美在于爱“个中有深趣”。至于深趣为何,作者未加议论也不必议论,天机清妙的裴迪自能心领神会,而留给读者的则是广阔的想象空间。文章的最后两句,写趁菜农进城卖黄蘖之便托他带去此信,又以“不一”二字说明要说的话很多,不及一一说尽。末了特意在署名之前加上“山中人”三字,以见其山居生活和山水性情。可见这两句字面上好像是书信习见的套语,但在作者写来却是情真意切,实实在在。

这篇书信体山水散文,语言精萃,笔意高妙,借助于时空变幻写出景物纯真的美,其中灵气往来,迥出天机。它所勾绘的清美意境,如诗如画,而又有诗画所不到处。画能现景物之光色,而不能现其天籁;诗能现其声响,而限于格律、篇幅和容量,不足以牢笼万象,展示出如此丰富的山水世界。

王维是一代山水巨子和语言宗匠。写冬景、春景两段,几乎全用四字短句,尤其春景六句,一气排比,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真所谓在泉成珠,着壁成绘。又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极富音乐美感,显然渗透着他精通乐理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艺术。可以说,这篇山水散文乃是融作者能诗善画又擅音乐多种才能为一体的成功杰作。它与六朝书信体山水散文前后辉映,竞放异彩,而在盛唐山水散文中则堪称一绝,约可与之相媲美者,仅李白、元结数篇而已,而它的诗情画意的幽隽华妙之处,则为同代人所不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