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苏轼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在杭州通判任内,苏轼曾留下许多歌咏杭州和西湖的作品,本篇就是其中的名作之一。“望湖楼”,一名先德楼、看经楼,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在西湖边昭庆寺前,隔湖与南高峰、北高峰相望。
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诗人乘船游览西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然后又到望湖楼上饮酒,在微醺半醉之际诗情喷涌,当即写下五首绝句。此是其中第一首,写两湖夏日骤雨奇景。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第一句写浓云骤起:“黑云翻墨未遮山”。只七个字,把暴雨来临的气势写得十分形象。这是诗人登楼前的亲身经历。那时,诗人泛舟湖上,兴致很浓,忽然发现,远处天空涌起大片黑云,像是泼翻了一桶桶墨汁,直向西湖上空扑来,仔细望去,湖西的南北诸峰还没有被浓云遮断。雨虽未落,但已有“黑云压城”、先声夺人之势。第二句写暴雨突至:“白雨跳珠乱入船。”暴风雨毕竟来了。豆大的雨滴倾盆而泻,敲打着湖面,击打着船篷,撞在船板上,随着跳起来,跌入船舱。这一句,把暴雨写得活灵活现。“白雨”与“黑云”对举,新颖贴切,反差强烈。夏季的骤雨与初春的细雨大不相同,骤雨的雨滴又大又猛,急落、进溅,在湖面的映衬下晶莹闪烁,恰如一颗颗珍珠。“跳”、“乱”、“入”三字,把雨滴飞落的过程与形态描述得清清楚楚,再加之以“白”、“珠”、“船”,使无情之雨着有情之色,有形之相,平添若干热闹气氛,读者也仿佛置身雨中,有亲临其境之感了。“跳珠”,是西湖骤雨时的奇景,给初来杭州的苏轼留有极深印象。元祐四年(1089),诗人重到杭州,对此记忆犹新。他在《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写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第三句写风过雨停:“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形容风的急骤、迅猛。句中的“忽”字特别重要。当“白雨”珍珠一般跳得正欢之时忽地一阵狂风卷地而来,那闪亮的珍珠被吹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诗人急于向湖面寻找,看到的却是全新的画面了。第四句写湖水澄碧:“望湖楼下水如天。”风过雨歇,云散天明,水波不兴,一碧万顷。被暴风雨冲冼过的空气,格外新鲜;被雨珠击打过的湖面,分外澄澈;“白雨”、“跳珠”注入湖里,使湖水更加丰盈。倒映水中的晴空,碧蓝而高远,人们一时很难分辨哪里是湖水,哪里是天空,刚才的一切仿佛不曾发生过似的。以静结动,别饶韵味。在这动与静的转换交替之中可以体味到诗人的人生态度与美学追求。在暴风雨中,诗人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展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在政治风雨之中,诗人不也是这样渡过他多灾多难的一生么?读此诗,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诗人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类作品。不过,前期作品因尚未遭受严重的打击与挫折,故而显得比较隐晦,与后期蓄意为之有所不同。
虽然说,四句之中分别刻画云、雨、风、水,并由此构成可以独立的画面,但四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作者整体构思串接起来的联组镜头,反映了暴风雨袭击西湖的全过程。不仅极富动作性,而且还有发展变化的情节和戏剧性。当然,诗中的情节与戏剧性不是由人物登场演出,而是通过阴晴、风雨、动静的变化来完成的。这一切又都服从于诗人的美学情趣与个性特征。就这一点而言,说这首诗是西湖上空一场暴风雨的写照,还不如说它是诗人按自己的美学追求、心态变化与诗美法则编导出来的一场小戏。
刘熙载把苏轼《题与可画竹》中的“无穷出清新”一句,作为“坡诗评语”(见《艺概·诗概》),又有用王鹏运评苏词“清雄”二字来评苏诗的,均极恰切。“清雄”与“清新”,在本篇及后选《饮湖上初晴后雨》诸诗中,体现得都很充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