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文《河水龙门》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 “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 “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 “北登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 鼓若山腾, 浚波颓叠,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本篇节选自《水经注》第四卷,主要记叙黄河流经龙门这一险要地段时雄伟壮观的景象,是一篇独立成章的写景散文。
第一自然段,着重写河水的地势和孟门的来历。又可以分作两层。
一层写风山。开头一句,“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点明河水的方位。河水直接通过这个地段的奔腾气势,“经”字而现其神。接着指出向西四十里有风山,简洁地点明地点,开门见山。描绘说: “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萧瑟”形容山风流动之状和“习常不止”的呼号奋发之声。“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结果这“习常不止”的风气汇成了一股猛烈的冲势,强大猛烈的暴起的旋风致使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略无”二字,极写旋风威力之大。接着用“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说明形成“冲飘”之风的原因。“常不定”呼应“习常不止”,“众风之门”照应“有穴如轮”。宋玉《风赋》有“空穴来风”句,说明风气形成的条件是“穴”。“穴”为“众风之门”,所以各种微、巨、缓、急之风在这里汇聚,便具猛烈摧毁之力。这一层,作者着力写风山的风猛,意在衬托河水的凶猛。突出汹涌澎湃的水势。河水依山而定位成势,又因风而有湍急猛冲之状。真是妙笔。
第二层写孟门山。“风山西四十里”承接写风山的上文,又由此而引出“河南孟门山”的下文,点明山的位置。“河南”即黄河南岸。孟门山绵亘于黄河两岸,这里写山在河水转折地段的南岸,因此叫“河南孟门山”。为了写孟门山的特点和历史沿革情况,作者引经据典详加描述。
先引《山海经》文句:“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说明山上山下物资丰富,到处是宝,从经济地理的价值上说明它是座富饶的山。写法上取其另一角度。次引《淮南子》文句,先说在“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的时候,因“河出孟门之上”,河床位置高于平地,造成洪水泛滥的严重局面。“大溢逆流”,河水从高于地面的孟门山上倾泻而下。是势如悬河、暴涨横流的奔腾气派;“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从河水的巨大冲击神力上说明“洪水”名称的由来。它使连绵起伏的丘陵被淹没,崇高的土山被冲垮,展现了古代洪水泛滥时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暗示洪水为“害”的情景。接着用“大禹疏通,谓之孟门”一句,既交代了孟门这一名称的来历,又突出了大禹治水,变水“害”为水利的历史功绩。这段引文,一方面叙写了两种冲击力,一是自然的神力,一是人民改造自然的功力,“孟门”之名,不妨想象为人力战胜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从历史沿革的角度记叙了这一段黄河之水的流动情况。笔法上采用因山叙水、又以水名山的交织写法,富有变化之妙。次又引《穆天子传》文句: “北登孟门九河之磴”,一“故”字紧衔上文“谓之孟门”,作为上文的补充,说明古代早有“孟门”之名。九河,按《尚书·禹贡》中有“九河既导”的说法,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鉤盘、鬲津等故道九河。接着进行概括的解释:“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这里交代了三种情况: 孟门山是龙门山上方的入水之口;它又是黄河的巨大的险要之地;它兼有孟门津的名称。
三段引文,从不同角度写孟门山的富饶,孟门山的历史演变,孟门山的险要。既是考辨,又是叙写,构成了全文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第二自然段,写龙门水深流急的景象。
第一句说明自从大禹凿石门、疏河水以后,河水变宽变深的奇观。龙门分跨黄河两岸,形如门阙。《尚书·禹贡》有: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蔡传引李复云:“韩城北有安国岭(即龙门西山),禹凿龙门,起于唐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至此山开峰阔,豁然奔放,声如万雷。”大禹功勋卓著,“此石”正是历史的见证。“河水漱广,夹岸崇深”,具体描写了河水。这是从平视、仰视、俯视三个观察角度来描绘。“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进一步描状了河水冲击回荡的奇丽景色。“倾崖”是说河水自高崖临空倾泻,飞流直下。“返捍”指河水回旋激荡,撼动山岩。“巨石临危”,描绘巨大的岩石倒挂的惊险势态。“临”,自上视下; “危”,因高而使人畏惧,用词贴切形象。“若坠复倚”是比况语,进一步写巨石临危的奇险,像是要坠落而下,但因依靠着山崖仍悬挂的空际,多么动人心魄! 作者是在翘首仰观,才写出这样清词奇句,勾勒出这样雄奇的画面来。
接着,作者面对壮丽河山从肺腑发出赞叹。作者善于在写景中注意情与景的融合和感情的直接抒发,使写景不是冷漠的客观记录和描述,而是使景物染上浓厚的主观色彩,以使读者能真正神游于自然美景之中。这里仅用“信哉”一词肯定了古人“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哲理名言,赞美了河水的巨大冲击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黄河之水,流淌冲击,竟然会有滴水穿石的奇效,岂不令人惊叹而引起深思。
然后,文从遐观的角度描写河水奔腾的惊人动态。先说“水流交冲,素气云浮”,“交冲”极状河道不平,交错奔流,气势凶猛。河水因交流冲出,又形成“素气云浮”的奇观。“素气”描状白色的水气在“交冲”之下而飘动;“云浮”比喻白色的水气像浮云一样流动,构成了一幅飘忽浮动的画面。接着说“往来遥观”的感受,“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雾露”之比,形象贴切。“雾”则飘忽,“露”则凝聚,观之若雾,拂之沾衣,置身于“雾露”之中是确在荡胸的感受。一个“窥”字更加生动地传出遥观者的神态,越往深处看,越感到惊心动魄,不看又想看,看了又不寒而栗,这一复杂多变的矛盾心理刻画和神态描写,不啻神来之笔。
此后,运笔描写悬流,表现河水居高泻下奔腾千里的雄姿。作者紧握水流快速的特点,动用比喻、夸张、拟人的方法,展示了更加精彩的画面。“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崩浪”,以山喻水,“悬流”以水喻水,写浪头像山岩崩塌,如河流悬空,滚滚而下的骇人形状。“万寻”和“千丈”极言其高,夸张地写出巨浪临空泻落的神姿。这里,在修辞上,“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既是对偶而形成整俪美,又是互文而形成错综美。“浑洪赑怒”是拟人写法。“浑”言流水喷涌的声音; “洪”指大水; “赑”,作“力”讲,“赑怒”即发怒,喷涌的洪水像发怒似的。“鼓若山腾”是比喻句。“鼓”是动词,振动激发,河浪骤兴,势如高山腾跃隆起。“浚波颓叠,迄于下口”,大的波涛一浪推一浪地向前倾倒,直泻下口。在这一句的描写中,作者处处扣紧“悬流”的快速特点,刻画出激流奔腾向前的生动形象。“崩浪”、“悬流”写河流自高泻下; “赑怒”、“山腾”写河流自下涌起; “颓叠”又写河流不断地翻滚。一下一上,又一上一下,奔流不息,充满无限生命力,一条大河宛如龙腾虎跃般地活起来了。
最后,作者又借古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不尽之意,再次突出河流湍急的快速特点。“方知”二字是说亲闻目睹之后才深信前人所记的正确性。慎到写的《慎子》中有这样的记叙:“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作者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略作改动加以转述,却更有音韵铿锵之妙。
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也是承第一自然段的展开部分,前者写了风山的风猛和孟门的水猛及其历史演变,虽有引文加以叙写,但没有正面描绘,它为后者作了必要的铺垫。后者侧重写龙门,抓住描写对象的水深流急的特征,从不同角度生动而具体地刻画山水的形象,表现出具有个性的山水风貌和神采,展示富有立体感的画面。作者通过这样精心安排,描绘出黄河流经孟门时的雄奇景象,抒发了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激情。
这篇散文堪称写景文的佳作。首先,作者善于抓住山水的个性特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刻画最有特色、最能反映本质特征的自然美景。或用白描手法,使之传出熠熠神采; 或加以渲染,使之仍不失自然之真,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第二自然段中对急流的描写,作者始终抓住“快速”这一本质特征,着眼于动态的变幻,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调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段,从不同角度刻画出各具差异的景物形象,显示其神形兼备之美。其次,作者善于根据给《水经》作注这一特点,借助“引用”这一手段作为写景的重要方法。这种“引用”不同于一般注文仅仅作为释意的注脚;也不同于论说文作为一种理论的依据。它或使释名有据,或使叙述详备,或使考辨确凿,尤其重要的是用以写景作为写景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第一自然段中有三处引文,或描述孟门的富饶,或叙写孟门的演变,或说明孟门的位置。第二自然段中有两处引文,有引述口传的资料; 有运用《慎子》的说明,虽然变换了句式,却比原文更有音乐的韵味。总之,作者引用各种资料,主要着眼于对景物的刻画。凡经典文献,口传资料,民歌民谣,传说故事,都能为写景所用。再次,作者运用写景语言也独具鲜明特色。在用词上,注意避奇僻,着意准确精当,富于形象性。如“此石”句中有“坠”、“倚”、“漱广”而又“窥深悸魄”即传神地勾画遥观者的惊惧神态。再如“崩”、“悬”、“赑怒”、“山腾”、“颓叠”等,也精练而又生动地描状了急流翻滚的神速情态。在句式运用上,文章多用四字句,也有五言、六言的偶句,使具有一定的骈俪特色。在骈散兼用的文章中构成了节奏整齐而又有参差错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自然流畅,摇曳多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