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诗《人日思归》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诗是薛道衡聘陈思归之作。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后,又开始了致力江左的功业。依《隋书·文帝纪》载,开皇四年(584)十一月,薛道衡以内史舍人散骑常侍身份出使聘陈。这首诗是第二年春间所作。诗作于公元585年正月,当时薛道衡四十五岁,正处在他诗作的盛期。
全诗四句,前二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乍读似觉平浅,其实只要知道了薛氏是头年十一月才出使聘陈的,那么这里的“七日”对“二年”便有了深意。入春正逢人日,时人尚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之中,而作者已在屈指数算,才挨过了七天。按年岁来算,由旧岁进入了新年,离家已经二年了。这里的“二年”本来不过二月有余,但作者专写“离家已二年”,内中寄含着他离家思乡度日如年的心情。后两句承接前诗“入春”和紧扣“人日”的诗题,自然切入了“雁归”和“花发”的景物,十分巧妙地引出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诗句。开春大雁成行北归,雁归而人未归,人落在雁行之后归。人日春花未发,人的心中的归思却已萌动开发,思归之情开发在花开之前。这两句诗,把人的归思与雁行、花发巧妙精致地编织在一起,写出了诗的深情,使诗题中的“归”字这个诗眼有着深厚的底蕴,诗就进入了隽永的意境。
这是一首绝句。绝句又称律绝,也有称小律诗的。一般认为,所谓绝句就是“截句”,从五律或七律中截取两组四句,并不一定要求使用对仗。如使用对仗,或前两句使用,或后两句使用,或四句两联全用。这首《人日思归》是四句两联全用对仗的绝句。那么薛氏这首诗是否就是从五律中截取的四句呢?不能这么说。五律的成熟是在唐代,而这首诗却是唐以前的隋诗。从文学史上看,应该说薛氏这样的绝句,与近体诗的产生一样,是经过齐梁到隋,到唐代才定型的。绝句这一称谓在南朝就有了,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就收有五言四句的诗四首,题名为“古绝句”,这是最早出现的绝句名称。汉魏到南朝为了入乐的需要,把诗歌分断成为若干“解”,也就是段落,“绝”就是断开的意思。四句的五言或七言的小诗入乐之时互相断开。南朝既是五言四行体绝句小诗创作兴起时期,也是近体诗律形成时期,这个过程一直贯穿到了隋代和唐初,因而在齐梁乃至隋代的古诗律化过程中,这类绝句小诗同样律化。这种律化有的只讲每联两句之间平仄相对,有的既是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还存在着联系,也就是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平仄相同。这种异中有同断而又有联系的情形,诗律中称为粘。尽管齐梁乃至隋代诗歌中这样符合既对且粘的诗律的五言律绝还是不多,但薛道衡的这首诗却是符合既对且粘的诗律的,这再次说明了隋代文学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过渡现象。
五言绝句的格律有几种程式。从诗的开头用字声韵的平仄来说,第一式仄起仄收,首句并不入韵,这是五绝用的正例,是常见的五绝的格律,另外还有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这些平仄式用得较正例为少。以声韵格律考之,《人日思归》应属于五绝的平仄式正例,这首诗是一首格律严谨、制作精妙的五言绝句。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隋代诗歌在语言声律形式上的发展和向唐诗的过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