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议对
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陈亮
宋孝宗(赵眘)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约朱熹在紫溪(赣闽交界处)与辛弃疾相会。陈亮至上饶,访辛弃疾,并如期到达紫溪而朱熹则未至。陈亮与辛弃疾独自盘桓十日而后别去。其间并曾同游鹅湖。这就是词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别后,辛弃疾有《贺新郎》寄亮,亮和之,弃疾再用韵,亮又复之。现存亮词三首,辛词二首。这是亮所作三首和章中的第二首。据姜书阁推断,此词当作于淳熙十五年冬,或十六年春。(见《陈亮龙川词笺注》)时作者四十六、七岁。词作说“离乱”,对于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的投降政策进行有力的抨击,以体现其爱国壮志及忠愤激情。这是作者“以论为词”的范例。
词作开头明白提出问题,谓:造成眼前宋金对峙的“离乱”局面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的。这就是最高统治者“爱吾民,金缯不爱”,即借口爱民而不惜岁赠大量银缯与金所造成的。词作并指出,正因为如此,年复一年,不断进贡,恰如藤蔓葛累一般,纠缠不清,才更加无法收拾。于是,“壮气尽销”,人心不振,往返于金廷的使臣,也只是赴阴山观赏雪景而已,并不曾改变眼前这一局面。所谓“离乱从头说”,已将其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词作认为,这是辛、陈一类爱国志士最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接着,词作以历史上“涕出女吴”及“鲁为齐弱”二事为例,证实“中国求和于夷”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倒转”行为。作者希望这种“倒转”行为不要再没年没月的延续下去,并表示,他愿意效法子路,鼓吹“杀伐之声”,继续高唱其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抗金论调。这是上片,明确表达其对于时局的观点与立场。
下片由“由之瑟”,进一步展现其为国“杀伐”的雄心壮志。因为这是与辛弃疾的酬唱之作,其中所说,既以自许,亦以许人,体现了二人的共同理想与愿望。辛弃疾与陈亮,都曾为恢复大业奔走呼号,也曾为抗金树立过崭新旗帜。而今,其雄图壮举,均已落空。辛、陈二人,或被闲置,使被目为“痴绝”,引作话柄,其下场甚可悲。但是,辛、陈二人并不因此而气馁。正如词作所说,人在天地之中,犹铁在洪炉,终无不熔之理,即人寿无法长久,在有限的一生当中,应当抓紧时机,为北伐事业贡献计策,才能亲见破贼成功。(参见《陈亮龙川词笺注》)这是下片,直接叙写其理想与愿望。
全词所写,既有明确的论点,又有充分的论辩,就像是一篇策论,读之令人振奋。这就是所谓以“平生经济之怀”打入词中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