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延龄
征南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鲲鹏。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间、生死一毫轻。落日旌旗万里,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烬淡孤星。爱铜柱新功,玉关奇节,特请高缨。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张弘范
张弘范这首《木兰花慢》在古代的爱国诗词中,具有突出的特色:历来爱国诗词大多是由亡国而发的“慷慨悲歌”,其内容不外是君主昏庸、奸臣误国、英雄屈死、志士不遇、功败退隐,而张弘范的这首词所写各项其意义恰正相反。这项特点使他的词作充满着一种勃发的英气、进取的战斗精神。
上片写英雄得志,许身报国。鲲鹏展翅,万里长征,气势汹涌,吐尽千古英雄胸中的磊块。茫茫人海之中,鱼龙混杂,一朝鲲鹏跃起,出人头地,这是自古以来许多英雄志士时刻梦想的快意之事。张弘范壮岁受知于世祖忽必烈,拜蒙古、汉军都元帅,受上方宝剑,统率蒙汉大军,曾经围襄阳、破临安、陷崖山、亡宋朝,助元朝统一中国。他的“鲲鹏万里,高掀北海,直入南溟”正是自己生平经历的写实。“许身报国,生死一毫轻”,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许身报国,死就重于泰山。重义气、轻生死,这是词人的志向和誓言,也是千古英雄志士的共同志向和誓言,而词人自己的经历证明他的壮志得酬、誓言实现,所以豪迈之气足震今古。“旌旗万里,秋风鼓角连营”,描写的是作者为蒙汉都元帅统率百万雄师南征的情景。秋风落日之下,元帅巡视自己的部队,气象肃杀飒爽,正是长缨在手,摩挲宝剑,虎伏龙潜,引弦待发,意气风发的姿态活灵活现。
下片是写进军伐宋的战斗,这也是作者灭宋的伟大战绩的实写。“炎方灰冷,馀烬淡孤星”,是说宋朝方面国势已危殆,只剩馀烬,如孤星一点。南宋在临安破后,大势已去,这是历史为英雄提供的时机,自然也就是他报国的机会,所以词接着说“铜柱新功,玉关奇节,特请高缨”,表明他仰慕古人,象汉朝的马援征交趾、班超通西域、终军服南越那样请缨出征,建大功立奇节。这实际有如誓师的宣言,点明了词的“征南”的主题。接着“凛然”“不惊”两句,是表明自己的凛然正气,为国无私且冷静沉着,足以抵御“蛮烟瘴雾”,保证取得最后胜利。
词的最后两句,“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是以胜利奏凯结束全词。语气中透露着坚定从容、雄伟庄严的神气,充满着胜利成功、了无遗憾的欣喜,使这首词成了风格独特的爱国诗篇。读词至此,我们会发现张弘范这首词的结尾与岳飞、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的作品风格极为相近,但是,人所共知,张弘范和岳飞、张孝祥等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却是相反而对立的。对这个问题,在过去封建时代,从大汉族的立场来看,张弘范的一类作品自然是要受到排斥。现在看来,从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对待,应该看到: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诗词创作,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都来自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不同风格的爱国思想互相结合,凝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和英气,而诗词同文化媒体,恰是一种溶溶漾漾的溶合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