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左健
消息传来信复疑, 荆襄形势系安危。
蛟龙头角终难屈, 虎豹韬钤好自为。
汉帜飞扬明月夜, 鲁戈挥霍夕阳时。
英雄已分沙场死, 莫遣蛾眉系我思。
周实
这首诗作于1911年,这时诗人正在南京两江师范学习,闻武昌起义的消息,他倍感激奋,遂援笔赋诗,表达了他献身革命的决心。
首句“消息传来”四字,如奇峰自天外飞来,突兀陡峭,扣人心弦。但为什么又有“信复疑”之说呢?翻开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自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虽然进行了多次殊死的反清武装起义,但均遭失败,革命者付出了多少血的代价!这一次终于听到了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这怎能不使诗人乍惊乍喜,将信又疑呢!“信复疑”三字极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这种神情。次句“荆襄”是指湖北荆州、襄州一带,这里指武昌。这一句是补足、阐发首句,是说武昌起义的成败事关大局的安危与民族的命运。
颔联二句不仅形式上工对,而且在思想内蕴上也有对应关系。“蛟龙”句意指革命者通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在终于昂然崛起,扬眉吐气,取得了革命的初步成功;“虎豹”句笔调一转,冷静地提醒武昌将士在胜利面前切勿掉以轻心,草率从事,一定要深谋远虑,注意革命的策略。虎豹韬:古代兵书《太公六韬》有“虎韬”、“豹韬”;钤,玉钤,古代兵书,传为吕尚所作。“虎豹韬钤”,这里皆指军事策略。颔联两句一纵一敛,表明了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
五、六两句以更奔放的笔致描绘了两幅惊心动魄的血战图。前一幅是月白霜重,汉帜飞扬;后一幅是夕阳黄昏,杀气冲天。至于是鏖战正酣,还是猛追穷寇,读者可想象而自得之。汉帜,指武昌起义革命者;鲁戈,用鲁阳挥戈典故(见《痛哭四章》之一“誓死鲁阳麾赤日”解释),这是诗人们描写战争、抒发杀敌壮志常常引用的。如魏源《钱塘观潮行》:“暮气鲁戈挥不复”、马君武《寄南社同人》:“辛苦挥戈挽落日”等。与全诗相比,这两句尤显得精壮顿挫,飞扬激越,给人以心旌摇动的壮美感受。
尾联二句,十分强烈地表达了自己极欲亲身参加战斗、以身殉国的愿望。“英雄已分沙场死”,分,甘愿之义。表示他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末句“蛾眉”,指他的女朋友。诗人自注:“时吾友人叔清女士方居汉口。”“莫遣蛾眉系我思”一句,更进一步地表示了自己抛却私情挂牵,义无反顾地走向沙场的决绝态度。或以为以“蛾眉”一句结束全诗,似有松懈之病。但其实此句极富人情味,最是英雄心肠!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境、视死如归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力透纸背的诗句。果然,他的决心就成了他的实际行动。在武昌起义后不久,他就很快从南京回到故乡,与同县阮式集合民众数千人响应起义,宣布光复。后终因缺乏斗争经验,惨遭反动县令和劣绅的杀害,以他的热血浇灌了革命的鲜花,以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流芳百世的爱国诗篇。
这首诗语意超绝,笔力排奡,豪宕激昂而不失于粗野,每联都有独特的意象和境界,但又能一气贯注,浑成自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