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中玉赵山林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
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新党章惇等人复居要职。绍圣元年(1094)苏轼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贬官惠州(州治今广东惠阳),绍圣四年(1097)再贬儋耳(州治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苏轼这才遇赦内迁廉州(州治今广西合浦)。六月二十日夜自海南岛渡海北返,诗人感慨万端,遂有此作。
首二联写渡海时所见。首联“参横斗转”,在中原是天将黎明时的景色,海南纬度较低,星象有所不同,但也表明三更将近,离天亮已经不太远了。“苦雨”是久雨,“终风”是终日刮的风,可见在此之前,飘风骤雨,终日不断,但“苦雨终风”毕竟也有停歇之时,仿佛老天也懂得人心望晴、不可违逆一般。次联即就“晴”字进一步展开描绘。云散月明,玉宇无尘;风恬雨霁,水波粼粼。好一个宁静的海上明月夜!
古人论诗,讲究有言外之意。本诗前半,如纪昀所评:“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瀛奎律髓刊误》)这四句是写自然界的晴阴晦明,却又象征着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是写眼前景物,却又包含着弦外之音。又据《晋书·谢重传》,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三、四两句正是暗用这一典故。意思是说,政敌对自己的种种诬蔑不过象浮云蔽月,如今已经散尽;自己的内心本来磊落坦荡,就象寥廓海天一样澄澈清明。
五、六两句再就“海”字展开联想,抒发感慨。五句想到当年孔夫子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如今自己既已渡海北返,可不必嗟叹“道”之“不行”。六句想到黄帝(即轩辕)曾经张(演奏)《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并借音乐对“道”作了一番阐发(见《庄子·天运》),如今自己置身大海之上,倾听波涛之声,也象倾听黄帝的《咸池》之乐一样,粗略认识了一些玄妙之道,这样,对于个人的得失进退也就不那么耿耿于怀了。
尾联收束全诗,对自己贬官惠州以来的七年生涯作了一番总结。这是一种闪烁着诗人个性光辉的总结。“兹游奇绝”,既包括海角天涯,所见景物的“奇绝”,又包括颠沛流离,本身遭遇的“奇绝”。既然目之所见,身之所历,如此“奇绝”,足冠平生,又复何恨!所以诗人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屈原《离骚》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抒发的是自己坚持正道、眷恋故国、上下求索、至死不渝的炽烈情感。苏轼的思想虽然包含种种复杂的因素,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屈原正是息息相通的。这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根源的爱国主义情感。正是由于这种情感作为精神支柱,才能使苏轼一生虽叠遭打击、历尽磨难而从不“俯身从众,卑论趋时”(《登州谢宣诏赴阙表》),保持了崇高的人格。同样,正是由于这种情感贯串始终,才使本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查慎行在谈到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说:“前半四句,俱用四字作叠而不觉其板滞,由于气充力厚,足以陶铸熔冶故也。”(《初白庵诗评》)这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