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步高
鬓衰头似雪, 行步急如风。
不怕骑生马, 犹能挽硬弓。
兵书封锦字, 手诏满香筒。
今日身憔悴, 犹夸定远功。
张籍
“老将”是历代边塞诗中习见的题材,在唐诗中也不少见。王维《老将行》一诗就颇有名。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足怪,老将军是边塞几十年战争的见证人,他们本身的遭遇,与边塞战争的胜负更有着息息相通的关系。诗人可以借老将军的艺术形象抒发自己杀敌报国的爱国热忱,同样,也可以就老将军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国事的见解与期望。这首诗也正如此。
起句扣住诗题中的“老”字来写,老将军鬓发已经疏落,而且头白如雪。“鬓衰”,语本贺知章《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尽管头白,可走起路来却急如风。后一句又说明他虽老犹健。兵贵神速,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老人是难以适应的。可这位老将军不但步履骄健,而且不怕骑未经驯服的“生马”,还能挽硬弓。以上四句说明老将军尽管年纪老大,而精力旺盛,斗志不衰。兵书里还夹着来不及拆封的家信,而香筒里放着的却是当今皇帝亲自写的诏书。“锦字”,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以赠之,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共三百四十字。后来用以代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信。杜甫《江月》:“谁家挑锦字,烛灭翠眉颦”可证。“手诏”,则指帝王亲自写的诏书。上两句写老将军一心报国,虽年老仍日夜忙着国家大事,甚至连家信都原封不动地夹在军书里,而原应放家书的香筒里,放的却是皇帝的手诏,极写老将军的报国热忱。结尾二句更进一步深化主题。老将军尽管今已身老憔悴,却还夸说要象当年定远侯班超一样立功异域。班超在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平定五十余城国。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这首诗生动地写出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而他的报国壮志又与边塞的战斗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老将军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司业律诗以浅淡而妙,然实鸿鹄之腹毳也。”
清人田雯也说它“妙句天成,笔端韶秀”(《古欢堂集杂著》卷二)这首五言律便称得上“浅淡而妙”,也称得上“妙句天成”,其中尤以“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二句,既平实又新颖,锦心绣口,别出新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