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许缵曾
鹊桥仙·七夕
云疏月淡,乌慵鹊倦,望里双星缥缈。人间夜夜共罗帏,只可惜、年华易老。经秋别恨,霎时欢会,应怯金鸡催晓。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
一般说来,一种题材,一经名家写出脍炙人口的篇章之后,再欲以同样形式写同样内容,自会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容易相形见绌,贻笑大方。所以唐时就有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掷笔作罢的故事流传。然而清人许缵曾却在北宋秦观已经写了一首《鹊桥仙》咏七夕之后,再来写这首《鹊桥仙·七夕》,让人觉得实在是有点“冒险”。他究竟写得怎样,我们不妨读一读再作评论。
上片起三句扣题,写七夕之夜景。白云悠悠,清月淡淡。远远望去,牛女二星在高迥辽阔的夜空中显得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他们大概就在此时步过鹊桥,欢度那一年一度的良宵吧!“乌慵鹊倦”,是别出心裁的深情联想。传说中地上的乌鹊为牛女在天河上搭桥,它们自古以来,年年如此,岂不如人那样也会疲惫慵倦!四字使原本飘缈虚无的神话增添了几分实感,似亦有嘉其为牛女爱情付出辛劳和作出牺牲之意。后两句为议论。“人间夜夜共罗帏”,与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相比,人间夫妇应该是幸运的,还能有什么不满足呢?然下面突接“只可惜、年华易老”,就使人不如神仙伴侣的感慨更为强烈。比较秦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虽有自其脱胎而来的痕迹,但秦词重点是歌颂爱情的坚贞和执着,而许词则重在抒发人生短暂,恩爱不能地久天长的悲哀。同中有异,毕竟多了一层意思。
下片前三句叙事。“应”为悬测之词,以人度仙,设身处地,极细腻,极委婉。经过一年相望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分别,才等来这难得而又极其短暂的一夕欢会。“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词)金鸡的啼鸣,黎明的到来,自然会使欢会中的仙侣感到心“怯”。这三句就情长会短下笔,似乎又回到传统咏七夕的旧路。不过接下来健笔陡转,反振出全词最有光彩的两句,“经秋”云云,也就不再是老生常谈。“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细想,如果不是由于银河的阻隔,怎么能显出这一年一度的神仙相逢更热烈缠绵,珍贵美好!这两句,把对七夕的咏赞推向了高潮。词人独辟蹊径,文心巧运,发前人所未发,为咏七夕诗词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是啊,那些愈是坎坷曲折、历经险阻而终于到手的“果实”,不就愈显得甘甜可口、令人兴奋喜悦吗?世间万事,无不如此。这里有着词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总结,一经道出,即熠熠生辉。
读完这首词,我们大可为缵曾长出一口气。虽然许词在结构、立意上都明显受到了秦词的影响,语言也较秦同的精警洗炼、浑成自然略为逊色,但他毕竟没有“画虎不成反类犬”。力避前贤,推陈出新,的确难能可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