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类·前后对照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此词上片写淮水前线被兵后的荒凉景况,……下片回忆西湖,则笙歌画船,上下嬉怡,一片升平景象。上片与下片,不仅形成鲜明的对照,抑且寓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讽刺意味在内。(夏承焘《姜白石词校注》)
【词例】
凄 凉 犯
姜 夔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解析】这里的“前后对照”,指采用对比手法使前后所写的内容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事态或局面,从中隐含着作者的见解和情感,让读者从对比中体会作者的用意而得出自己的评价。
这首词大约作于光宗绍熙元年 (1190)。姜夔一生经历南宋高、孝、光、宁四个朝代。他二十至五十岁之间,正是宋金讲和的时候。偏安的南宋朝廷在这所谓的“承平”之日,朝野荒嬉,置恢复大业于度外。姜夔三十岁左右几次客游扬州、合肥等处,那时江淮之间已成边区。符离战役之后,这一带地区生产凋敝,景色荒凉,这一切都引起了这位青年诗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昔游诗》)的感慨。他的著名的《扬州慢》词也表现了沉痛的“黍离之悲”。这首 《凄凉犯》 词则抒写对国土失陷的忧伤之情。
据此词小序可知作词背景和宗旨:“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西起骚骚然。予客居阖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可见,这首词是词人触景生情之作。词的上片写边城合肥被金兵侵犯后的荒凉景象: 本来是绿杨巷陌的合肥城在秋风中一片萧索,军马嘶鸣,行人匆匆,戍楼吹角,使人凄黯,词人强抑着写道“情怀正恶”。接着他看到衰草在淡薄的寒烟中瑟缩着,词人仿佛是当年随将军出塞的士兵,在荒无人居的沙漠上曲折行进。那曾繁荣一时的合肥名城如今竟这般荒凉如同西域沙漠,国土残破到了何种地步啊! 过片由 “追念”二字引入回忆。下片词人忆写往日西湖的游乐生活。淳熙十四、五年,词人曾客居杭州。他目睹了南宋偏安小朝廷朝野荒嬉,不念恢复大业的情形。这里词人用概括之笔“小舫携歌,晚花行乐”写出了杭州昼夜画舫笙歌行乐的景象。可是如今边城合肥竟是这般荒凉,他不由得问起“旧游在否”?他由合肥的萧索想象西湖也该 “翠凋红落”了,他多想把此时此地的感念记写下来,如“漫写羊裙”(南朝宋人羊欣工书法,受王献之钟爱。羊欣穿白练裙昼寝,王献之于裙上题字。羊欣看到墨迹,把裙子珍藏) 寄给远方朋友。然而词人还怕新雁匆匆过此荒凉之地,不肯捎信,空误了日后相见之约。可见词人上下片所描述的景象恰成鲜明对照,杭州西湖的美景乐游,更反衬边城合肥的荒败和词人心情的凄苦; 这不同时地的一 “美”一 “荒”、一 “乐”一 “悲”、一 “喜”一 “忧”的鲜明对比,寄蕴着词人对国土失陷、国家命运的深深的悲伤与担忧,并含有讽刺南宋统治者苟安偷乐之意。说其中寓有 “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讽刺之意,是不为过的。属于同类主旨的姜夔的 《扬州慢》词,也是用对照之笔,写昔日 “淮左名都”扬州的繁华与金兵侵犯后的 “空城”萧条之景,从而写出了很有深味的 “黍离之悲”。
姜夔主张诗歌 “贵含蓄”,认为应该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白石诗说》)。这首词是姜夔词论的很好的实践。而词中的 “余味” “余意”所形成的含蓄,就是通过对比手法来实现的。吴乔 《围炉诗话》 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大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姜夔的这首词正是如此,他客观如实地写出了在边城合肥所见的荒凉景况和昔日西湖的美景行乐。词人并未对此加以议论评价,然而他的 “含蓄不尽之意”尽隐含在这完全成为鲜明对比的景象之中,从而让读者去联想去回味而得出自己的评价。这样既免去了枯燥乏味的议论说教,使诗词具体形象,又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欣赏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作者含蕴的思想情感并获得美感享受。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致玛·哈克奈斯》)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是符合这样的美学原则的,是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的。古来很多诗人都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含蕴丰富内容的艺术形象的对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他们的明确见解和鲜明的态度乃至深刻的思想感情。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不平等的严重现实,蕴含着诗人无限的忧伤与义愤。白居易的 《轻肥》 写宦官轻裘肥马、美酒佳珍“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可是人民却难逃饥饿死亡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拍案而起。高适 《燕歌行》中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对比之笔,含蕴着多少欲吐还咽的声情而引发人们的联想与共鸣。至于姜夔这首 《凄凉犯》 词则几乎是全词运用对比手法,内容含量更大,更具形象,更婉转地表达了词人深隐的情感,因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