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四章)
16.1 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3)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5),且在邦域之中(6)矣,是社稷之臣也(7),何以伐为(8)?”
冉有曰:“夫子(9)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10)有言曰:‘陈力就列(11),不能者止(12)。’危而不持(13),颠而不扶(14),则将焉用彼相矣(15)?且尔言过(16)矣。虎兕出于柙(17),龟玉毁于椟中(18),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19)而近于费(2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3)。盖均无贫(24),和无寡(25),安无倾(2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27)以来(28)之。既来之,则安之(29)。今由与求也,相(30)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31),而不能守(32)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4)。”
译文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恐怕要责备你吧?颛臾,过去先王任命他主持祭祀东蒙山,况且它的疆域在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属国,为什么要攻打呢?”
冉有说:“是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同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再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应辞职。’ 譬如盲人站不稳时,不去扶持他;跌倒时,不去搀扶他,又何必用那助手呢?况且你的话是错的。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了,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并且靠近季氏的采邑费,如果现在不夺取,将来必定会成为季氏子孙后代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种明明想这样却不说想这样,而一定要为它寻找借口。我听说过拥有国家的诸侯或者拥有封地的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公,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财富分配公平,就无所谓贫穷;境内和睦,就无所谓人口少;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做到了这些,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治仁义礼乐方面的德政教化来招致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致;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稳定;反而策划在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内部。”
注释
(1)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季:本是鲁桓公之少子公子友的字,他的后代就以“季”为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他于鲁哀公三年当权,二十七年卒。(2)颛臾:鲁国境内小国,附庸鲁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3)事:指军事。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的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4)无乃句:恐怕要责备你吧?“无乃……与”:表示揣测或委婉语气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吧”、“不是……吗”。尔是过:宾语前置句,即“过尔”。过:责备。(5)东蒙主:祭祀东蒙山神的主祭人。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20公里,西南接费县界。因蒙山在鲁国的东方,因此称“东蒙”。(6)邦域之中:指在鲁国疆境之内。(7)是社稷之臣:这是鲁国的属国。是:指示代词,这,指颛臾。社:土地神。稷:五谷神。社稷:代表“国家”。这里指鲁国。(8)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呢?“何以……为”: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可译为“为什么要……呢”、“哪儿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以”是动词;“为”是语气词。(9)夫子:指季康子。春秋时期,对老师、长者及大夫等都可以尊称夫子。(10)周任:古代的良史。(11)陈力句: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再担任职务。陈力:摆出才能,即施展才能。陈:陈列;摆出来。力:能力;才能。就列:担任职务。就:就任。列:位次;职务。(12)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应辞职。止:停止;罢手。这里指自动辞职。(13)危而不持:盲人站不稳时,不去扶持他。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扶持;扶住。(14)颠而不扶:盲人跌倒时,不去搀扶他。颠:倒,跌倒。扶:搀扶。(15)则将句:何必用那助手呢?相(xiànɡ):扶着盲人走路的人。(16)过:错。(17)虎兕出于柙: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18)龟玉毁于椟中: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甲,古人用于占卜。玉:玉器,古人用于祭祀。椟:匣子。(19)固:指城墙坚固。(20)近于费(bì):靠近费邑。颛臾距离费35公里。费:季氏的采邑,即今山东费县。(21)君子句:君子厌恶那种(明明想这样却)不说想这样,而一定要为它寻找借口。疾:厌恶;讨厌。夫:代词,那。舍:舍弃;撇开。为之辞:双宾语结构,指为季氏将伐颛臾之事找借口。辞:指借口;说辞。(22)有国有家者:诸侯和大夫。“国”是诸侯的封邑。“家”是卿大夫的封邑。(23)不患二句:这两句中的“贫”与“寡”位置错乱,当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春秋繁露·制度篇》和《魏书·张普惠传》引《论语》均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指人口少。安:指安定。(24)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就无所谓贫穷。均:公平;均匀。(25)和无寡:境内和睦,就无所谓人口少。(26)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27)文德:指仁义礼乐方面的德政教化。(28)来:使……来,招致。(29)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30)相:辅佐。(31)分崩离析:等于说四分五裂。(32)守:守住。这里指保持国家的稳定。(33)谋动干戈于邦内:策划在境内使用武力。谋:策划。干戈:指军事;战争。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34)吾恐三句: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内部。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矮墙,又叫做屏。《释名·释宫室》:“萧墙,在门内。萧,肃也。臣将入于此,自肃敬之处也。”萧墙之内:指鲁国宫廷内部,即鲁君。鲁哀公与当时当权的季孙氏之间矛盾很深,所以孔子认为季孙氏的忧患在鲁君。
感悟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子路就此展开了一次对话。冉有、子路来向孔子通报情况,但言辞委婉,不言“季氏将伐颛臾”,而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可见其心虚。何以见得其心虚呢?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16.2)意思是“天下政治清明时,制定礼乐和兴兵征伐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政治黑暗时,制定礼乐和兴兵征伐都由诸侯决定。礼乐征伐由诸侯决定,大概君位传到十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礼乐征伐由大夫决定,大概大夫之位传到五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季氏将伐颛臾”,这就是征伐自大夫出!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子路不可能不知道孔子的这种观点,然而作为季氏的家臣,他们又不便阻止季氏伐颛臾,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来见孔子,并且把“伐颛臾”改为“有事于颛臾”。
孔子首先批评他们说:“冉求!恐怕要责备你吧?”接着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理由:第一,从历史因素来看,颛臾曾经受到鲁国的礼遇:“过去先王任命他主持祭祀东蒙山”;第二,从地理位置来看,“颛臾的疆域在鲁国境内”;第三,从两国关系来看,“颛臾是鲁国的属国”。最后孔子反问道:“为什么要伐颛臾呢?”春秋时期所谓“伐”,兴兵的一方总得有个理由,而孔子举出了三条不能“伐颛臾”的理由,由此可见,所谓“季氏将伐颛臾”,乃师出无名,为不义之举。
在受到孔子的责备之后,冉有就将责任推到季氏身上,说:“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同意。”
孔子又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反驳:第一,引用古代良史周任的话来说明他们没有尽职尽责。周任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再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应辞职。第二,运用类比推理来说明他们没有起到辅佐之臣所应起的作用。既然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那么“盲人站不稳时,不去扶持他;跌倒时,不去搀扶他,又何必用那助手呢?”第三,运用双重比喻来证明“尔言过矣”,即证明冉有推卸责任的言辞是错误的。“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了,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错呢?”当然是看守者的错。那么作为季氏的家臣,你们不能阻止季氏攻打颛臾,不能使颛臾安然无恙,当然是你们的过错。
在无可回避责任之后,冉有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季氏将伐颛臾的原因,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并且靠近季氏的采邑费,如果现在不夺取,将来必定会成为季氏子孙后代的忧患。”这似乎言之成理,为了免除季氏子孙后代的后顾之忧,必须伐颛臾。
孔子说:“君子厌恶那种明明想这样却不说想这样,而一定要为它寻找借口。”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冉有是在寻找借口。
季氏以及季氏子孙的忧患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孔子先从正面提出自己的“均”、“和”、“安”的政治主张,他说:“我听说过拥有国家的诸侯或者拥有封地的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公,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财富分配公平,就无所谓贫穷;境内和睦,就无所谓人口少;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做到了这些,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治仁义礼乐方面的德政教化来招致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然后把季氏的所作所为与这一治国治家的政治主张相对照,从而指出季氏真正的忧患之所在,孔子说:“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致;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稳定;反而策划在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内部。”
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比30多年前也确实提高了许多,然而社会矛盾却比以前更突出、更严重。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不均。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里城乡居民储蓄的80%掌握在20%人的手上。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而世界平均值是58%;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而世界平均值是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而世界平均值是2倍;中国国企高管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而世界平均值是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达3000%,而世界平均值是70%。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与不均,由此可见。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当基尼系数达到0.45时,为不公平的警戒线。中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为0.47,仅次于最不平均的拉丁美洲国家的0.50。中国2010年的基尼系数估计达到0.50的水平。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每人每天的购买力以1美元来计算,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9000多万。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贫富不均必将造成严重的恶果。其实,要妥善解决此类社会矛盾,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去汲取智慧。孔子倡导社会公平,他说:“我听说过拥有国家的诸侯或者拥有封地的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公,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财富分配公平,就无所谓贫穷;境内和睦,就无所谓人口少;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不是单纯追求GDP,也不是让少数人富起来,而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至少首先要解决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
《求是》2010年第7期刊登了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文章认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文章论述了八个问题:一、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三、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四、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五、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七、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这种理念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说是对“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深刻解读。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1)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2)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时,制定礼乐和兴兵征伐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政治黑暗时,制定礼乐和兴兵征伐都由诸侯决定。礼乐征伐由诸侯决定,大概君位传到十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礼乐征伐由大夫决定,大概大夫之位传到五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大夫的家臣把持朝政,大概家臣之位传到三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天下政治清明时,朝政就不会落在在大夫手里。天下政治清明时,百姓就不会非议朝政。”
注释
(1)希:少;稀少。(2)陪臣:卿大夫的家臣。
感悟
请分别参见上章和下章感悟。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1),故夫三桓(2)之子孙微矣。”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鲁公已经五代了,国家政权落到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房子孙衰落了。”
注释
(1)禄之去公室二句:毛奇龄《论语稽求篇》:“禄去公室即是政逮大夫……去公室,从公室数,则公适五世。逮大夫,从大夫数,则大夫适四世。……然而其五世何也?曰宣、成、襄、昭、定(公)也。……其四世何也?曰文、武、平、桓(子)也。”禄:禄位;爵禄。此指国家政权。逮:及;到。(2)三桓:春秋后期掌握鲁国政权的仲孙(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贵族。他们是鲁桓公之子仲庆父、叔牙、季友的后裔。鲁文公死后,三桓掌握了鲁国的政权。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三桓者,谓仲孙、叔孙、季孙。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仲孙氏改其氏称孟氏,至哀(公)皆衰也。”
感悟
孔子认为:礼乐征伐应该自天子出,这也是天下有道的体现;只有天下政治黑暗时,制定礼乐和兴兵征伐都由诸侯决定。然而这毕竟是反常的不合礼的现象,是僭越行为。纵观历史,孔子总结出一条历史发展的经验:“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16.2)意思是“礼乐征伐由诸侯决定,大概君位传到十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礼乐征伐由大夫决定,大概大夫之位传到五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大夫的家臣把持朝政,大概家臣之位传到三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据此推理,所以孔子又指出:“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意思是鲁国的政权落到大夫季氏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房子孙衰落了。
孔子此言是符合事实的。以鲁国为例。
鲁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三桓三分公室,从此三桓逐渐强大;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又四分公室,其中季孙氏独得二分。自文公之后,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和季康子相继为鲁国执政上卿,把持朝政,与鲁公室产生了许多矛盾,鲁昭公兴兵伐季氏,却不料失败而昭公出奔齐国。季桓子之时,其家臣阳虎曾一度囚禁了季桓子,掌握鲁国朝政,从此季氏开始衰落,季康子之后,季氏就无声无息了。此所谓礼乐征伐由大夫决定,大概大夫之位传到五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伐阳虎,阳虎逃奔晋国。阳虎执政仅仅三年,自身难保,不用说传之子孙了。此所谓大概家臣之位传到三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
为什么说礼乐征伐由诸侯决定,大概君位传到十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礼乐征伐由大夫决定,大概大夫之位传到五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大夫的家臣把持朝政,大概家臣之位传到三代就很少有不失掉的呢?下面我们根据《论语》的相关内容来探讨。
第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反推之,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或自大夫出,或陪臣执国命。天下无道,必定导致天下大乱,即使乱不及身,最终也难免祸及子孙。
第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或自大夫出,或陪臣执国命,皆是僭越礼制的行为,此可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13.3)。意思是“名分不正确,言语就不会顺当合理;言语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之教就不会通行;礼乐之教不通行,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一旦礼乐不兴、刑罚不中、老百姓手足无措,就必定导致天下大乱,即使乱不及身,最终也难免祸及子孙。
第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必定造成诸侯与天子之间的矛盾;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必定造成大夫与诸侯之间的矛盾;陪臣执国命,必定造成家臣与大夫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必定导致武力冲突,或天子战胜诸侯,诸侯战胜大夫,大夫战胜家臣,这就使得僭越者祸及自身;或诸侯战胜天子,大夫战胜诸侯,家臣战胜大夫,这虽然可以暂时保全僭越者自身的安全,但毕竟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并且这种矛盾和斗争还会延续下去,随着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最终也难免祸及僭越者的子孙。
第四,孔子倡导“为政以德”(《论语·为政》2.1),“为国以礼”(《论语·先进》11.26)。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4.13)意思是“能够用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将怎样对待礼仪呢?”不能以礼治国者,必不能为政以德。诸侯僭礼无德,其大夫势必亦僭礼无德;大夫僭礼无德,其家臣势必亦僭礼无德。此所谓上行下效。如此则必将导致诸侯之国和大夫之家的动乱,即使乱不及身,最终也难免祸及子孙。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诚信的人交友,跟见多识广的人交友,就有益了。跟逢迎谄媚的人交友,跟两面三刀的人交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就有害了。”
注释
(1)谅:诚信。邢昺《论语注疏》:“谅,谓诚信。”朱熹《论语集注》:“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2)便(pián)辟:善于逢迎谄媚的人。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便辟,巧避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3)善柔:表面和善而心术不正的人。邢昺《论语注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4)便(pián)佞:善于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便,辩也,谓佞而辩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颜渊》12.24章感悟。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2),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3),乐佚游(4),乐宴乐(5),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乐于用礼乐来调节自己,乐于称道别人的优点,乐于多结交贤德的朋友,就有益了。乐于骄傲,乐于游荡,乐于宴请,就有害了。”
注释
(1)节礼乐:用礼乐来调节自己。朱熹《论语集注》:“动静得于礼乐之节也。”(2)善:善事;优点。(3)骄乐:骄傲。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恃尊贵以自恣。”(4)佚游:游荡无度。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佚游,出入不节。”佚:放荡;无节制。(5)宴乐:设宴聚饮,大吃大喝。
感悟
什么是快乐?孔子认为“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和“乐多贤友”是快乐,并且是有益的快乐。何以见得呢?“乐节礼乐”,其言行举止就会得宜,其情操就会变得高尚。“乐道人之善”,一则可以勉励别人向善,当一个人做了善事之时,如果受到了别人的称赞,他会因此受到鼓励而继续行善。二则也能使自己“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4.17)。意思是“看见贤人就要想到向他看齐”。因此,乐道人之善,也就是勉励自己向善。三则别人听了高兴,自己的心情也愉快。如果乐道人之恶,别人听了不高兴;在道人之恶的时候,往往是义愤填膺,自己的心情也高兴不起来。“乐多贤友”,孔子认为“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4.25)。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人来做伴”。正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系辞上》)。意思是“人以同类相聚,物以异群相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卦·文言》)意思是“同一种声音互相应和,同一类气味互相寻求”。贤友既多,也足以反观自己德行之隆盛。“朋友切切偲偲”(《论语·子路》13.28),意思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切磋勉励”,这样于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艺,皆有所裨益,此时此刻,如何不乐!
有人认为“乐骄乐”、“乐佚游”和“乐宴乐”是快乐,但是孔子指出这是有害的快乐。何以见得呢?“乐骄乐”,则势必傲慢无礼,势必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此可谓“满招损,谦受益”。“乐佚游”,则势必沉湎于山水而怠于工作和学习。“乐宴乐”,则势必大肆挥霍,结交酒肉朋友。这三种所谓的快乐,最终将导致乐极生悲而贻害无穷。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1)有三愆(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3),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4)。”
译文
孔子说:“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却抢着说叫做急躁;该他说的时候却不说叫做沉默;不看君子的脸色就贸然说叫做瞎眼。”
注释
(1)君子:这里指有位者;长官。(2)愆(qiān):过失。(3)隐:沉默。(4)瞽:瞎眼;盲人。
感悟
请参见《论语·乡党》10.2章感悟。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1)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2),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警戒的事情:年轻时,血和气没有稳定,要警戒贪念女色;到了壮年时,血和气都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血和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
注释
(1)少:年轻;青年。皇侃《论语义疏》:“一戒也少,谓三十以前也。”(2)血气方刚:血和气都旺盛。正:皆;都。吴昌莹《经词衍释》:“《论语》‘血气方刚’,言血与气并刚也。”中医所谓“气血两亏”,也表明“血”和“气”是两个概念。(3)得:贪权、贪利、贪名等。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
感悟
此章与《论语·为政》2.4章和《论语·述而》7.6章共同构成了孔子追求身心和谐的良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身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身心和谐才是真正的身体健康。孔子注重身心和谐的根本途径就是修身养性。孔子曾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这其实也是他通过修身养性来求得身心和谐的经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2.4)意思是“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会被迷惑,五十岁能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六十岁能闻其言而知其意,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并且不会越过规矩”。这是孔子概括自己一生中修身养性所经历的六种境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7.6)意思是“立志于求道,坚守道德,依据仁德,游憩于六艺之中”。孔子一生,志于求道。孔子所求之道,是治国安邦之道,孔子在求道和行道的过程中,不断地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且坚守道德,一切行事,皆依据仁德,以仁者爱人之心来处理人际关系,并且置身于六艺的学习之中,用以增进知识,增强才干,陶冶身心。由此可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看成是孔子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贯穿于孔子修身养性所经历的六种境界之中。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16.7)孔子认为,人生三个重要发展时期,最容易犯三种错误,因此需加警戒:年轻时,血和气没有稳定,要警戒贪念女色;到了壮年时,血和气皆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血和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对于青壮年贪念女色和争强好斗之事,人们或许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对于老年贪得之事,长期以来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戒,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59岁现象”。譬如:某些领导干部在即将离退休时,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大肆贪污受贿,或者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疯狂敛财,希望“最后捞一把”,以便安享晚年。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不少领导干部因此而晚节不保,甚至锒铛入狱。孔子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金玉良言也。当然,“59岁现象”并不等于说腐败分子初次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其实职务犯罪早已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无论“59岁现象”还是“年轻人现象”或“中年人现象”,都只是表象,其根本的原因是权力失去了监督,官员思想开始了腐化。
孔子所言其人生的六种境界和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就修身养性“应该如何做”而言。人的一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逐步向此六种境界迈进,就会内心充实,就会心灵纯净,就会心旷神怡。孔子所言君子三戒,是就修身养性“不应该如何做”而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好色则易伤肾,好斗则易伤肝,贪得则易伤神。人的一生避免色、斗、欲,则能保养身体,则能心态平和。此所谓无益身心事莫为。孔子有此人生的六种境界和三戒,身心岂有不和谐之理?养生之道,其精髓或在此乎!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道天命而不敬畏,轻视王公大人,蔑视圣人之言。”
注释
(1)大人:身居高位的人;王公大人。(2)狎:轻视。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章感悟。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1)上也,学而知之者(2)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而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遇到困惑而不学习,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注释
(1)生而知之者: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靠的是非凡才智和亲身实践。宦懋庸《论语稽》:“夫子当日即有圣人之称,然时人所谓圣者,第在多闻多知、博物强识、不待师学传授而无所不知,故震惊之也。不知夫子虽生知之圣,而亦未尝不藉学以成之。其不居生知者,谦辞。其言好古敏求者,亦自明其功力之实也。”(2)学而知之者:靠向别人学习而有知识的人。“生知”与“学知”相对而言。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20章感悟。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1),听思聪(2),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3),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考虑的事情:看时要考虑是否看得明白,听时要考虑是否听得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端庄,说话时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时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疑惑时要考虑是否向别人请教,愤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遇到所得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注释
(1)明:视力好。(2)聪:听力好。(3)难(nàn):灾难;后患。邢昺《论语注疏》:“当思其后得无患难乎。”
感悟
《尚书·洪范》讲述的是人君治理国家的九条大法,其中第二条是“敬用五事”。《尚书·洪范》云:“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皙,聪作谋,睿作圣。”意思是“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言论,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容貌要端庄,言论要正当,观察要明白,听闻要清楚,思考要通达。容貌端庄就能严肃,言论正当就能治理,观察明白就能明智,听闻清楚就能善谋,思考通达就能圣明”。孔子“九思”,盖源于《尚书·洪范》中的“五事”。这是孔子要求君子在待人接物方面所要考虑的九种事情。
“视思明,听思聪”,即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兼听则明,不受蒙蔽,充满智慧。“色思温,貌思恭”,即仪容举止温和端庄,而不骄傲自大。子贡曾称赞孔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1.10),子夏倡导君子“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12.5)。“言思忠”,即说话忠诚老实,值得信赖。“事思敬”,即做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1.5)意思是“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13.19)意思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日仪容举止端庄谦恭,做事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这些品德也不可抛弃。”此乃成功之道。“疑思问”,即虚心求教,谦则受益。“忿思难”,即考虑后果,孔子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12.21)意思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和父母(而不顾一切),这不就是糊涂吗?”能够克制自己,则可免祸。“见得思义”,即所得要合乎正道,义然后取而不苟得;如果见利忘义,则为君子所不齿。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好人好事就好像赶不上似的要努力学习,看见坏人坏事就好像手伸进沸水似的要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听到过这样的话。隐居来保全自己的志向,行义来实现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没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
(1)见善二句:邢昺《论语注疏》:“见善如不及者,言为善汲汲也;见不善如探汤者,人之探试热汤,其去之必速,以喻见恶事去之疾也。”不及:赶不上。汤:开水;热水。
感悟
请分别参见《论语·述而》7.11章和《论语·卫灵公》15.10章感悟。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1),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2)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民众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民众到如今还称赞他。大概说的是德行吧。
注释
(1)千驷:四千匹马。驷:古代一般用四匹马驾车,因此四匹马为驷。(2)斯:这里指德。皇侃《论语义疏》:“斯,此也。言多马而无德,亦死即消;虽饿而有德,称义无息。言有德不可不重,其此之谓也。”
感悟
齐景公在位58年,然而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奢侈无度;滥用刑罚,致使齐国屦贱踊贵;穷兵黩武,构怨于诸侯。他死后仅九年,姜姓齐国就被田氏所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庶出,叔齐是次子嫡出。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将死,遗命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以兄弟之伦让位给其兄伯夷,伯夷以父命当遵而不受。他们都逃到周文王处。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他们曾拦住车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山中。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论语·述而》7.15),为“逸民”,并感叹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18.8)意思是“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
孔子考察齐景公与伯夷、叔齐的事迹,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民众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民众到如今还称赞他。大概说的是德行吧。”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民众的称赞,不在于他的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而在于他是否拥有高尚的品德。
16.13 陈亢(1)问于伯鱼(2)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3)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4)其子也。”
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从老师那里得到过与其他弟子不同的教诲吗?”伯鱼答道:“没有。父亲曾经独自站立,我快步走过庭院。父亲问:‘学《诗经》了吗?’我答道:‘没有。’父亲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我退下之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父亲又独自站立,我快步走过庭院。父亲问:‘学礼没有?’我答道:‘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退下之后就学习礼。我只听到这两个教诲。”陈亢退下之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和学礼的重要性,又知道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注释
(1)陈亢(ɡānɡ):名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0岁。(2)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3)趋:快走。(4)远:疏远;不偏爱。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7章感悟。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之妻,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本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诸侯国就称她为寡小君;诸侯国也称她为君夫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