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贰 颜渊篇
本篇共计24章。其中着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
【注释】
[1]克己:约束自己。复礼:符合礼的要求。[2]目:纲目。[3]事:实行、实践。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圣人的智慧
孔子告诉他的高徒颜渊实现仁的方法,即要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合礼,具体的做法就是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难免会有私欲。但若任由一己私欲膨胀,社会将不堪设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克己复礼”被批判为墨守成规,委曲求全,忽略个人主体性。“克己复礼”,即是以“孝弟”的秩序内涵为起点不断深化对秩序的认识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践行礼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克己复礼”是仁的一种状态。遵守礼的规范,一般情况下并不难做到,尤其是遵守具有法律规范性质的礼的规范,还是人人都必须做到的。从外在表现看,不同的人其遵礼的行为状态也相去不远,都可谓践行了礼的要求。但能否仅就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状态就可判定其遵礼即为“克己复礼”呢?显然不能。“克己复礼”作为仁的状态,应该是特定的思想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和谐统一,遵守礼的规范,只有以恰当的思想情感状态作为基础和原动力,才能称其为“克己复礼”,即仁的状态。“克己复礼”的特定思想情感状态是在“本立道生”的过程中产生的,即通过对“孝弟”秩序内涵的信守和领悟,认识和理解礼的规范对于社会运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心甘情愿地积极能动地约束自己以践行礼的规范。因此,“克己复礼”不是一般遵礼可以相提并论的。与一般的遵礼相比,“克己复礼”更自觉,更恒定,更恰当,也更有效。由于“克己复礼”具有特定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在践行礼的要求时完全处于自觉而自然的状态,故能持之以恒,不会顾此失彼或稍有懈怠;由于“克己复礼”是基于对礼的规范本质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故践行时能行止适度、恰到好处;因此,礼作为社会规范,其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和目的得以充分发挥和最大可能地实现。但当今社会,如果人们能真正做到克服一己私欲,以符合社会礼法规范,那么,那些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产以中饱私囊的腐败案件,那些拐卖童工、虐待工人、惨绝人寰的山西黑窑事件是不是会少得多?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有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圣人的智慧
孔子的学生仲弓(冉雍)问实现仁的方法。孔子告诉他三条,第一: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出门工作时就好像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就好像去承担大祭祀;第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第三:在岗位上不对工作怨恨,就是不在岗位上也不要有怨恨。
孔子教给了我们待人处世最重要的智慧:以恭敬的心做事,将心比心地待人,以“无怨”的心工作。
我们只有对所做的事保持敬意,诚心诚意地去做,才能做好。传说从前有位皇帝,每晚写字都让太子给他磨墨。有时磨得很晚,太子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他就问:“您为何老要我给您磨墨?”皇帝说:“我不是让你磨墨,我是让墨磨你。”太子恍然大悟。
据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人真正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喜欢的事情我们也许能够恭敬地去做,对于不喜欢的,可能就会牢骚满腹,时时抱怨同事间难相处,埋怨上下级难沟通。但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位置想一想,作为上级的我所不愿意做的,也应站在部下的角度考虑一下,可能会让事情处理得更平和。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➀。”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圣人的智慧
据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话多且脾气暴躁,所以孔子告诉他,要成为有仁德的人就要说话谨慎,言语迟缓。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法。对于话多的人而言,说话谨慎就可以算是仁德了,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说话一定要分清场合、对象、谈话内容,该说的时候才说,真正知道的才说,长话要短说。老舍《茶馆》中的老板王利发就是深谙“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他少言慎行,还在茶馆贴上“莫谈国事”的条子,所以在那么艰难的年代,别的茶馆都相继关门,裕泰茶馆却能硕果仅存。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圣人的智慧
司马牛的四个哥哥都结党叛乱,他处在人伦和公义的两难境界,时时忧惧。所以当他问孔子怎样才算君子时,孔子告诉他,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不忧愁,不恐惧,就是君子了。明朝帝师刘伯温曾撰联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所能选择与决定的,现实总会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所以不必苛求尽善尽美,只要自己能做到“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圣人的智慧
虽然孔子曾劝司马牛,只要凡事问心无愧即可,但司马牛依然为自己没有好兄弟忧愁。他的同学子夏劝他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你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对人恭敬有礼,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好兄弟。”可惜不久后,司马牛还是因哥哥们的原因,逃亡在外,郁死途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今人已耳熟能详。正如唐代着名边塞诗人高适对唐代音乐家董庭兰的临别赠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做事严肃认真,待人恭敬真诚,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都会有朋友。
原文
子张问明[1]。子曰:“浸润之谮[2],肤受之诉[3],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
[1]明:识见明察。[2]浸润之谮(zèn):一点点渗透的谗言。[3]肤受之诉:迫近自身的诬告。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圣人的智慧
子张问怎样才算明察事理。孔子说如果点滴而来、日积月累的谗言和肌肤所受、急迫近身的诬告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说是看得明白、看得远了。
流言飞语是很可怕的,曾母投梭的故事足以证明人言可畏。曾参是品德高尚的人,有个与他同名的人因杀人被捕,于是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第一次曾母坐在纺机上动也没动;第二次她还是没动;第三次,曾母坐不住了,她扔下织布梭就往外跑。以曾母之明智和她对儿子的了解,都经不起谣言,何况我等。电影明星阮玲玉因她的前夫和男友打官司闹得满城风雨,加上当时报刊对她的诽谤和攻击,被逼无奈,服毒自杀,并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遗言,足以证明唾沫星子的厉害。
原文
子贡问政[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2]?”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政:治理政事。[2]盍:何不。彻:周朝实行的十抽一的田税制。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子贡问治理政事的方法。孔子告诉他三条原则: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百姓对政府的信心。而三者中最为重要的是百姓的信心,如果百姓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就站不起来。这说明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孔门还反对政府高赋税,反对过度剥削百姓,因为百姓要是够用,君王就会够用。百姓用度不够,君王自然也不够。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和项羽都是史上闻名的英雄,但刘邦成就了千古霸业,项羽却无奈自刎乌江。关键是刘邦能顺应民意,听从民心,而项羽霸气纵横,终致灭亡。
历来贤能的君主总是深谙此理。汉初轻徭役薄赋税,与民休息,方有“文景之治”与武帝之中兴。唐太宗也曾对他刚立为太子的儿子李治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把君主帝王比作船,把黎民百姓比作水。水能使船漂浮运行,也能把船打翻,所以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对此不可不心存畏惧。这是他对自己多年来统治经验的总结,后来成了一句政治名言,对后世的一些开明君主和政治家们有不小的影响。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起程去邯郸做人质的时候,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追问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绝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有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
原文
棘子成曰[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3]。”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3]鞟(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学生关于本质和文采(即内容和形式)的一段争论。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够了,不需要文采。而子贡认为本质和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他还打了个比方,如果把虎豹和犬羊的兽皮拔去毛,那这两类皮革就很难区别了。
大家都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卖珠宝的楚国人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和精制的雕刻装饰珠宝盒,意在抬高珠宝价值,而结果是买珠宝的郑国人只要了匣子,而退还了珠宝。那个楚国人很明白好的内容应有好的形式来表现,但却过分强调形式,造成本末倒置;而那个郑国人更因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所以他俩都成了笑柄。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1]。子曰:“主忠信,徙义[2],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3]。’”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4]?”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辨惑:辨别迷惑。[2]徙义:向义看齐。[3]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讲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痛恨丈夫另寻新欢,决定回娘家去。“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意思是,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只是喜新厌旧。[4]修慝(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批评自己的过错,不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消除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以至于忘记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圣人的智慧
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辨别迷惑、消除怨恨呢?先劳后得,这样就是提高品德了;孔子又说人总是很奇怪,喜欢的时候,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又恨不得他马上死去,这就是惑吧。所以辨惑的方法是:忠诚、信实、向善;人会因偶然的愤怒,便忘记自己,甚至忘记爹娘,所以消除怨恨的做法是批判自己的坏处,而不去批判别人的坏处。
唐代禅师马祖道一曾说:“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领悟,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而很多时候,我们常被情绪左右理智。特别是年轻人恋爱的时候,正如孔子所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的时候,就“爱你爱到死,要死一起死”,“死了都要爱”,而爱情一旦远去,就很可能因爱生恨,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傻事来。恋爱、结婚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所以无论得意或失意,无论欢聚或别离,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淡然处之。
那么心中有怨恨怎么办呢?孔子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判别人的。这其实很不容易。《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面挂了两只口袋。一只用来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着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了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发现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也看不到。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圣人的智慧
此章论述了各守其职的重要性。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鲁昭公被权臣季氏驱逐出国,逃亡齐国,被安置在乾侯,孔子也来到齐国。此时齐国也正遭遇陈氏篡权,所以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齐景公深表同意。
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为人父母,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为人子女,就要尽到做子女的孝道;为人师长,就要学为人师;为人徒弟,就要尊师重教;为人上级,就要以身作则;为人下属,就要尽职尽责。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1],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2]。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释】
[1]片言句:打官司有原告、被告两方,根据其中一方的话来判决案件,称为片言可以折狱。[2]宿诺:未审理前,事先对某方承诺。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从不对某方承诺。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对断案的看法。孔子认为断案要不掺杂私心。他赞扬子路能根据一方的语言判决案件,且决不偏心,在审案前从不对某方承诺。孔子还提出法治的根本方法是不发生案件,即提倡道德教化取代诉讼。
“法”的古体为灋,灋即“法兽”,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故又称独角兽。它性中正、辨是非,见到别人在争斗,就会用角去触那个不正直的人;听到别人在争论,就去咬那个不讲理的人。所以自古以来,法律就意味着公正裁决。
宋朝的包拯很会审案,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时,有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了他一顿板子。后来“包青天”、“包公”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词。
历来法儒两家一直有“法治”与“德治”之争,孔子认为德治才是根本,《伊索寓言》里太阳和风的故事可以为孔子的德治思想提供例证: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赢。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了更多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如果风代表的是“法治”,那么太阳就是孔子所说的“德治”,最终德治占上风。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圣人的智慧
此章表明孔子主张施政要有责任感,即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美国小孩摔倒了,坐在地上哭起来,他妈妈走过去,对他说:麦克!起来!你这样懦弱,长大后怎么保护妈妈!同样一件事:一个日本小孩摔倒了,也在地上哭起来,他妈妈走过去,对他说:唉!起来!你还是不是男人,如果是男人,就自己爬起来!也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小孩撞在桌腿上,摔倒了,同样坐在地上哭起来,母亲赶紧跑过去,将小孩扶起来,嘴里一边说:桌子把你碰疼了吧,看我打这桌子,打桌子…孩子却哭得更厉害了。
着名演员陈道明曾说:“一个男人,他一生的责任心,对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心,才是真正的男人的德行。”其实责任感和担当感,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没有责任感的父母不配为人父母;没有责任感的子女不配为人子女;没有责任感的老师忝为人师,没有责任感的学生学业上很难取得成绩;没有责任感的干部不配当干部,没有责任感的职工不是合格的职工……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件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圣人的智慧
此章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而小人则正好相反。
成人之美,即我们常说的君子风范、绅士风度,是种最难得的气度和胸怀。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个叫谢原的人,精通辞赋,善作歌词。一天,他去张穆王家做客,饮酒畅谈之余,张让他的小妾谈氏在帘后弹唱。谢原仔细一听,正是自己作的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出神,就叫谈氏出来拜见,二人一见如故。次日,谢原奉上新词八首,谈氏一一谱曲弹唱,两人甚是默契。日久生情,谢原只有请求张穆王成全。张穆王大笑着说:“其实我早有此意了。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俩天生一对。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谢原为报答张穆王的大度,把此事作成词,谈氏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1],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
【注释】
[1]帅:带头。[2]就:趋向。[3]偃: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圣人的智慧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执政的问题。孔子告诉他,执政者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而且他的爱好、意愿都会对百姓产生影响。孔子还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执政者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只要执政者正直向善,百姓也自然如此,根本用不着用杀戮来惩戒。
宋朝时陈州大旱三年,颗粒无收,朝廷派了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前往陈州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临行前,刘衙内嘱咐二人大捞一把,把米价翻番,并往米里掺些泥土糠秕。到了陈州,杨、刘二人依照刘衙内的旨意,营私舞弊,私下把粮价抬高,并在米里掺入糠秕和土块,买粮的百姓都十分气愤。有个敢说话的灾民见这些贪官假公肥私,便痛斥他们贪赃枉法。刘、杨二人仗势欺人,把他给打死了,这激起众人的愤怒,大家联合起来上告申冤,一直告到包拯那儿。包拯微服私访陈州,查清了刘、杨二人的罪行,把他们依法处死了。可见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后果。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母蟹对小蟹说:“你不要老横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小蟹答道:“妈妈,请您亲自教教我怎样直走,我会照着您的样子走。”可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执政者、教育者,自己必须正直地生活,才能去教导别人。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1]?”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2],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3],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4]。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5],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2]闻:闻名。[3]质直而好义:品质正直,爱好正义。[4]下人:甘居人下。[5]色:表面上。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而不羞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圣人的智慧
此章孔子辨别了“闻”与“达”二词的区别。“闻”是声名在外的名望,而要做到“达”则需要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眼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这种人无论做国家的官还是在大夫家都会事事通行。
据说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比利时国王曾邀请他到王宫去做客。为了表示诚意和尊重,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宫廷小汽车到火车站去接他。火车到站了,乘客们纷纷走出站台,司机到处寻找这位大科学家,他想:如此享誉全球的大人物,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有风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们全散尽了,他也没有找到心目中那个伟大的影子。无奈,司机只好空车而回。他对国王说:“教授今天没来。”国王和王后非常疑惑。半小时后,爱因斯坦步行来到王宫。只见他穿着满是灰尘的破雨衣,脚上是一双旧皮鞋。这就是声名赫赫却淡泊名利的爱因斯坦。
诸葛亮在其草庐上书:“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他在《出师表》也说自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世人皆爱追名逐利,又有几人能淡泊如诸葛亮、爱因斯坦呢。
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从前有个爱幻想的年轻人,他听说名利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谁能找到她谁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发誓,就算花上一辈子也要找到她。
他首先到哲理书中去寻找名利,却发现书中对名利始终持批评否定态度。他又向宗教里去找名利,但宗教宣称,名利要在人死后才能得到,活着时就应舍弃。他又向大千世界去寻找,用了许多年,找了许多地方,可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答复:“名利?是的,她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她后来又走了。”后来这个年轻人老了,但他还在寻找名利。最后,他来到世界的尽头,那儿有个黑暗的山洞。老人进了山洞。等眼睛适应了黑暗后,他发现山洞里有个又老又丑的妇人。一个声音告诉他,这个妇人就是名利。
虽然非常失望,但他还是凑到她跟前问她:“我一直在到处找你,开始时我还是个年轻人,现在我已经老了。许多人都像我一样盼望着你。可为什么你总是躲着我们呢?求求你了,走出这个山洞,和我一起回到世界上去吧。”名利没有回答他。老人天天来劝说名利,可是毫无作用。当老人明白名利从未离开过她隐身的这个山洞后,他说:“既然你不肯跟我走,那我就一个人回去了。但在走之前,我有个要求:你得给我一个口信,我把它转达给世上的人,好证明我确实找到过你。”这时,名利——这个又老又丑的妇人,抬起头来,盯着老人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告诉他们,我年轻而且漂亮。”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1]。子曰:“知人。”樊迟未达[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3]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4],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5],不仁者远矣。”
【注释】
[1]知:通“智”。[2]达:通晓。[3]乡:今作“向”,刚才。[4]皋陶(gāo yáo):舜的法官。[5]伊尹:汤的宰相,辅佐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圣人的智慧
孔子告诉樊迟“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具体的做法是“举直错诸枉”,即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使其在邪恶人之上,这样的话,孔子在《为政》中对哀公也说过。这里,孔子还列举了舜提拔皋陶,汤提拔伊尹的故事,来论证“举直错诸枉”的确能使坏人难以存在,社会更加安定。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仁就是人,仁心就是爱人之心,所以仁者首先要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学会爱人,这样才能“爱人者人恒爱之”。
老子也说“知人者智”,真正的智者要有一双善于察人的眼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得透“贤”与“不肖”,这样才能知人善用。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1],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注释】
[1]道:今作“导”,引导。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圣人的智慧
朋友犯了错误怎么办。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这是明哲保身原则在交友上的具体应用。
传说当初钱币被铸成外圆内方的形状,就是加进了孔子的处世理念:做人内心一定要方正,但处世不得不圆通。不管真假与否,圆通的确是高妙的处世哲学,如竹就因“中虚外直,圆通有节”被誉为君子风范的代表。古人中也有不达此理的读书人,以为可以无限制地忠诚,或不顾朋友的感受,放言而谈。前者是“愚忠”,后者就称为“以讦为直”——过于直率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太固执己见,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过分耍滑头、反复善变,又将遭到众叛亲离。所以,处世既要圆中有方,也要方外有圆。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1],以友辅仁[2]。”
【注释】
[1]会:聚会。[2]辅:辅助。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圣人的智慧
此章是着名的孔门交友之道。君子以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现在社会上许多人以权势、利益来交友,交友之目的多为互相利用。古人云“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史记》)。当代政治家谢觉哉就曾批评过这种现象:“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古人言“须交有道之友,莫结无义之人”。正人君子交友应以志同道合为基础,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而不要维系在权势、利益关系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