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姚元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千山·姚元之
明霞为饰玉为容,山到辽阳峦嶂重。
欲问青天花数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千山,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南六十里处,为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原名千华山,又称千朵莲花山、积翠山。山中奇峰耸叠,峭壁嵯峨,林木深秀,塔寺棋布。传说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因其近千,故名千山,山上有唐、辽、金以来的名胜古迹多处。

诗人一下笔便展开奇丽的想像,描绘千山的神姿仙态。五彩缤纷的云霞映照在翠峰之上,诗人想像那是千山的首饰。千山宛若一位披云曳霞的仙女,显露出她那玉一般明洁美艳的容貌。清代诗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艺概·诗概》)诗人借明霞烘托出千山的高峻入云之态,也表现出它的秀媚风采,令人神驰不已。这一句虽是实写,但实中有虚,暗用了拟人手法,色彩瑰丽。次句补写千山的地理位置和千峰攒聚的气势,是题中应有之义。“峦峰重”三字凝重有力。“到”字更是平中见奇,化静为动,我们仿佛看到上千座奇峰峻岭从远处奔腾而来,到了辽阳突然驻足,相互挤拥,争奇斗胜,形成重叠起伏的巍巍奇观。这真是造化的杰构。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尚侧重于客观的描绘,诗人的感情是浸透在景物意象之中的;那么,第三句便从客体的描绘转入主观的感情抒发。“欲问青天花数朵”,诗人忽发奇想,欲向青天提出疑向,您到底开出了多少朵花?这一问,问得出奇,问得天真,问出了情趣,把他对于千山的绮丽风光的无比喜爱、赞美之情抒发出来了。同时,诗人又以奇思妙想拓开境界,使诗境由实境进入想像的虚拟之境。结句是答复。在诗人的灵视中,千山幻化成了九百九十九朵朝天怒放的出水芙蓉,她们含风滴露,流光溢彩,喷火蒸霞,多么鲜艳、瑰丽、迷人!这两句紧扣着千山的传说和形貌特征,亦虚亦实,似幻似真,其词脱口而出,自然天成,所展示的瑰奇境界,真可与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媲美。

全篇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自然,毫不雕琢。诗人善于驰骋想像,运实入虚,从外在景象的描绘转入感情的抒发和幻境的展现,使诗的结构具有一种纵深感和立体感。在这种纵深的艺术结构中,客观外景与诗人内情交相融合,自然形成了浑然的意境,产生豁人耳目而又沁人心脾的艺术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