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身不殆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1]。
万物并作[2],
吾以观复[3]。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4]。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5]。
复命曰常[6]。
知常曰明[7]。
不知常,妄作,凶[8]。
知常容,容乃公[9],
公乃王,王乃天[10],
天乃道,道乃久[11],
没身不殆[12]。
【注释】
[1]虚,静:都指人心灵的空明状态。极:指极端、极度。
[2]作:生长,发展,指生命活动。
[3]复:反复,循环往复。
[4]芸芸:茂盛,纷繁的样子。根:根源,初始状态。
[5]复命:复归本性。
[6]常:常态,指万物变化的永恒规律。
[7]明,明达,明了。
[8]妄作:轻举妄动。
[9]容,包容。
[10]天,上天,自然界的天。
[11]道:天道,自然规律。
[12]没身,终身。殆:危险。
【译文】
达到虚无的极端境界,固守宁静达到厚重忠实。
在万物的生长发展中,
我用虚静之境界去观察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万物都向其初始状态回归,
回复到初始状态叫做静,
静叫做天道所归的命。
回复其生命历程是宇宙永恒法则,
明了宇宙永恒法则叫做明智,
不明了宇宙永恒法则,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祸害。
认识宇宙永恒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可为天下君王,天下君王应合天理法则,
天理法则必符合“道”,符合“道”就能长久,
终身没有危险。
【解析】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致虚极。守静笃”。“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内觉状态,非修行者很难理解这句话。修道者在修行中,全身心融入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之境,并非茫然一片,一点真我静守着湛然的纯一,这就是“守静笃”。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告诫“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智睿,如果凭借自己的神通妄加干涉必遭凶险”。凶险何谓?因为你违背天道,必遭天谴!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道了天道的规律法则,才可以涵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涵容一切才会无私无欲;做到了无私无欲才可能神机博大;神机博大才可能神融太虚;神融太虚才可能回归生命的本源,只有回归那生命本源才会永存不息。即使有一天我们的肉身该终结了,我们的真我——元神可以安然回归,不会遭到任何风险。
为人之道
李士谦清静无为好善乐施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侍奉母亲以孝着称。母亲曾经呕吐,怀疑是中毒,于是他就跪下尝舐。他的伯父是魏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李场,对他的行为深深叹赏,常称赞他说:“这个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后来他为母亲守丧,哀痛过度以至骨瘦如柴。
因为自己从小就成了孤儿,所以他从不饮酒吃肉,口不出杀生之言。亲戚朋友聚会时,他总摆下盛酒食的器具,面对端坐。
有一次,丰盛的食物满布面前,但他先摆上黍子,对众人说:“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子也说先吃黍稷,古人所倡,能违背吗?”老少肃然,不敢放肆,退下后相互议论道:“见到君子,才知我们这些人德行不好。”士谦闻后自责说:“怎么能被人疏远,以至于到了这步田地!”
他家中富有财产,自奉俭约,常以布施为务。州里有无力经办丧事的,士谦总是为之奔走,缺什么随时供给。如有兄弟之间分家不均,以至相互不和、争讼的,士谦听说后拿出钱财,补给少的,使他与多的相等。兄弟往往惭愧不安,转而相互推让,最后都成为讲道理的人。有一次,一头牛误入了他家田地,吃了他家的田禾,士谦便把牛牵到阴凉处喂养,比它的主人还要耐心。如果他远远看到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就默然躲避。他的家仆曾经抓到一个偷粮的人,士谦用好话慰解说:“都是穷困逼得他这样啊,按照情理不应该责罚他。”立即命令家仆把他放走。他的家奴曾经与乡人董震因酒醉比武,董震扼勒他的喉部,把这个家仆勒死了。董震惶惧请罪,士谦对他说:“卿本无杀心,何必致歉!但可远走他乡,不要被官府抓住。”他性情宽厚,都与此相类。
后来有一次,他还拿出数千石粮食,贷给乡民,碰到歉收之年,债家无法偿还,都来致歉。士谦说:“本是我家余粮,原本想的是救济,哪能用来求利呢?”于是将债家全部叫来,准备酒饭,当面烧掉债契,说:“债已了结,请不要再以此为念。”让大家都放心回家去。第二年大丰收,债家争着来还债,士谦都拒绝了,一点也没有接受。他年又发生大灾荒,死人很多,士谦竭尽家财,为人煮粥,赖以活命者将近万人。他又率人收埋骸骨,所见到的都加以埋葬。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乏人家。赵郡乡民对其感恩戴德,抚摸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的遗惠啊。”有的对士谦说:“君多有阴德。”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呢?如耳鸣,自己独自听到,他人不知道的东西。现在我所做的,我自己都知道,那里有什么阴德!”
开皇八年(588年),士谦死在家中,时年66。赵郡的男女老少听说后,都痛哭流涕地说:“老天为什么不让我们死,而让李参军死呢?”参加葬礼者有一万多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修德于家乡,列举其事迹,到尚书省为先生请求谥号,被扣压而无结果,于是一起在墓地为士谦树碑纪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