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集《第二十四章·自是不彰》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自是不彰

【原文】

企者不立[1]。

跨者不行[2]。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3]。

自矜者不长[4]。

其在道也,曰:

“余食赘形,物或恶之。”[5]

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1]企:踮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阔步行走。

[3]自伐者:自我夸耀。

[4]自矜者:自吹自擂。

[5]余食:残羹冷饭。赘形:因饱食而长出多余的肉。

【译文】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

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

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

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

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观点来看,

只能称得上残羹赘瘤,惹人厌恶,

所以有道之人是不做这些事的。

【解析】

在上一章中,老子讲述了合乎“道德”和不合“道德”的不同,这一章老子接着讲述不合“道德”的结果,这是老子思想中极富精义的部分。老子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观点:人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自然大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不使行为和结果太过偏离、太过对立,矛盾太过尖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用脚尖是难以站立的,这是人的身体结构决定的。身体的全部重力都落到了两只脚上,所以脚长得厚实、宽阔,足以支撑起沉重的身躯,而一旦改变这种平衡,将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到脚尖上,它是无法承担这一重任的,因为脚尖太瘦弱了,它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硬要将这一重任强加给它,这一强迫性的行为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也就是所谓的不合“道德”。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其目的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但脚尖不堪重负,所以只能是事与愿违,脚尖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违背了大道,其结果必然失败。同理,跨的意思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这种走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一条腿抬起来还没等落下就要走第二步,这怎么可能呢?跨者是为了快才跨,但就这么一跨就走不了路了。跨是情绪焦躁的表现,由此可见,急于求成、焦急烦躁办不成事。跨这一动作本身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的动作和行为是否能达到目的,如果不能达到目的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是违背大道和大德的行为,自然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渴望的结果。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几句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出现过,如此重复出现就是为了强调指出不合道德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其中始终贯通着大思想家老子以退为进、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既然是“曲则全”,那么不故意去表现、张扬自己是比较明智的行为;自以为是的人是无法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的;自我炫耀是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长久的。总之,以上的行为和结果恰恰是背道而驰,这根本不是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老子形容这些行为是残羹赘瘤,是令人作呕的东西。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做人不能太虚荣、太张扬、太妄自尊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虚荣心日增,我们如何身处闹市而抛却浮华,做一个大道大德之人?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可是针对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我们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老子作为一个几千年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对现代人而言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对大道的透析及形成的处世哲学是我们人类的思想瑰宝。

为人之道

杨修恃才傲物招杀身之祸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过,杨修一向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不但使曹操渐渐生出反感,而且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修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修好后带人来参观。曹操觉得很满意,只是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等曹操走后,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点。”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便说:“你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正是一个‘阔’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宽了,必须改小。”众人听了,都说有道理。于是,修园人按照杨修所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在饼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便放在桌子上。恰巧杨修进来看见了,便把大家叫来,想分吃酥饼。

可是,这盒酥饼是送给曹操的,谁敢轻易品尝?看到人们迟疑不动,杨修就说:“主公在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字,分开来念就是‘一人一口酥’。所以你们尽管放心吃好了,出了事由我来承担。”

大家觉得他说得对,便纷纷上前将酥饼一抢而光。曹操知道此事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杨修的自作主张有些反感。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感到进退两难,但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上,大将夏侯惇走进帐来,向曹操询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饭,手中拿着一块鸡肉,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

夏侯惇出帐后,就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士兵把此事报告了夏侯惇,他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

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心里已经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惇早有耳闻,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撤军做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

这一消息,有人很快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对杨修的恃才之举有厌恶之心,立刻命人以蛊惑军心为由将杨修推出斩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