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高考古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箫箫芦获秋。

[注释]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形势险要,峻峭临江,为三国的吴国的西部要塞。怀古:借凭吊古迹或追忆往事来抒发感想。楼船:大型战船。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伤:感伤。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鉴赏导示]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人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途经西塞山,有感于当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的局面,写下了这首政治抒情诗。诗中联系中唐时期的政治状况,赞扬“四海为家”,希望国家统一。

[鉴赏]

唐长庆四年(824)作者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途经六朝军事要塞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以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这里诗人直接写了当年晋统帅王濬率领大军,顺江东下,讨伐东吴的战事。一“下”一“收”,两字对举,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于江中暗置铁锥,再以千寻铁锁横锁江面,结果让王濬以火炬烧了铁链,大败投降。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历史。后四句紧扣“怀古”之旨,由古及今,虽系感慨,但也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寄寓无限忧国之思。第五句简明小结。第六句借“山形依旧”抒发感慨,对上句“伤”作了补充。第七句,宕笔直写“今逢”之世,末句展出往日军事堡垒已经荒废,如此怀古慨今,收束全诗。

这首诗,作者善于剪裁,以西晋灭吴之事,来寄寓居安思危、警惕藩镇割据的深意。重点写吴之失败,强调这一主旨,历史的感喟与哲理的沉思融入写景之中,切题怀古,健笔雄才,代表着刘禹锡简练圆熟的独特风格。

[鉴赏要点]

[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2]借咏史发表见解。[3]语言形象、生动。[4]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