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高考古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

凤吹:因竹这一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又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称。隔彩霞:意谓声音从彩霞而来。碧桃:这里指天上碧桃,王母的桃花。

[鉴赏导示]

这首诗最出色的特点在于采用通感的手法来写音乐。这一方法与同时代的白居易写韵是不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构思之巧妙。

[鉴赏]

“通感”是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首,在“通感”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这是一首听笙诗。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首句是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笙曲是听觉,“隔彩霞”是视觉,“碧桃千树花”也是视觉,此句作者不说天上仙乐,而说来自天上彩霞,烘托出了笙乐的明丽新鲜。二、三句先以悬揣语气,不仅进一步渲染了笙声的奇妙撩人,还见出听者“寻声暗问”的专注情态,也间接表现出音乐的吸引力;然后,状写诗人追随那声音、欲探究竟之情状,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不禁令人于咫尺之地产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了一个更绚丽的幻想。第四句,从奏乐的环境入笔,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与开头呼应,在表达繁缛约丽的同时也表达出了笙乐的明媚、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亦幻亦真的感觉,使意象给人以缥缈的感受而又不过于质实。

这首诗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觉,避开了对音乐的正面描写,从而间接有力地表现了笙乐的美妙。

[鉴赏要点]

[1]名句:“疑有碧桃千树花。”[2]间接烘托的方法。[3]通感手法的使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