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是历来传颂的散文名篇,它是一篇游记,但它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作者想象中的游记。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巧于构思,善于假托。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一个美妙的境界——桃花源。陶渊明将这个理想中的乐园,写得若有若无,忽隐忽现,来时是“忽逢桃花林”,出来后再往则是“不复得路”,充满了虚幻的迷人色彩。这个美妙的境界不仅当时“南阳刘子骥”找不到,而且当时和后来的任何人也都不可能在人世间找到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桃花源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作者头脑中的幻想,是作者运用虚构的艺术手法描绘的一个乐园。

这个虚构的乐园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作者虚构了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环绕着“良田美池”的桑枝和翠竹迎风摇曳,人们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自由往来。真是丰衣足食,其乐融融。陶渊明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反衬当时现实中动乱的社会。陶渊明所处的东晋社会,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互相残杀,为了争夺王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灾祸蔓延,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到处是动乱的灾祸。作者虚构了桃花源中令人欢乐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客人来了,设酒招待,左邻右舍,亲切交谈。陶渊明用这种欢乐的生活,反衬当时现实中人民在重税、兵灾压迫下的痛苦。虽然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生活是那样平凡,但作为当时社会现实的反衬,却令人无限神往。特别是作者虚构了桃花源中的自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就是说,桃花源的人远离混浊的尘世,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朝代,在他们那里没有帝王的统治。陶渊明用这种没有帝王的自由世界反衬了当时封建皇朝的残酷。他这样否定君权,抨击残酷的封建专制的皇朝,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当然,也必须指出,桃花源的理想蓝图多多少少是受到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然而,这并非是桃花源理想的主流。对此,有的论者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桃花源记》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主要是老子“小国寡民”的复古倒退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就是觉得《桃花源记》中的社会理想自始至终含有这样的落后性:原始蒙昧生活最自然,最美好,世界越发展越糟糕。这种说法,未免对“复古”缺乏具体的分析。《桃花源记》虽然含有某种复古的因素,对老子的思想有所借鉴,但更多的却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陶渊明所虚构的乐园,是人境而不是仙境,是人间不是天上,是富有生活气息的一片光明世界,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好象是茫茫黑夜中点燃了一支蜡炬,放射出逗人的光芒,照亮着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有指向未来、憧憬自由的积极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品。

本文的艺术特点之二,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文以打渔人进桃花源为线索,按照时间的顺序逐渐铺开。首先,写如何发现桃花源。作者巧妙地把打渔人发现和进入桃花源完全归之于意外,只是因为“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又被这桃林美景所吸引,以致“复前行,欲穷其林”,于是在“林尽水源”处发现一座山,因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才引起他的好奇心,从而“舍船,从口入”,走进了桃花源。这样由“溪”到“林”,由“林”到“山”,由“山”到“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步步引人入胜。接着,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在这里,先写所见,将桃花源中美好的情景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写所闻,在一问一答之中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有条不紊的描写中,突出了这篇散文的核心,也突出了作者的美好理想,颇见艺术匠心。最后,写打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的情况。渔人在归途中虽然“处处志之”,但是,等到再访时,终究“遂迷,不复得路”。这就是暗示着桃花源并不存在。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用刘子骥计划去探访而“未果”作结。这样写来,若有若无,亦真亦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扑朔迷离的境界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本文的艺术特点之三,是以白描见长,以自然取胜。作者描写桃花源的幽美,写景明丽,宛然如画,看似平淡,却富有诗意。语言简洁平易,淳朴自然,没有雕琢,没有藻饰,显示出口语化的倾向。一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言简意赅,含味无穷,是历来有口皆碑的名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