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 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释]
承露丝囊:可能指当时人借赤松子的“承露囊”。紫苔: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鉴赏导示]
勤政楼是唐玄宗用于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位于长安城兴庆宫西南角。然而事过境迁,当年一年一度的佳节——千秋节(八月五日)的热闹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怀古之诗。
[鉴赏]
这首诗借助勤政楼这座古建筑的吟咏,抒发了昔胜今衰的感慨。
在写作上,这首诗有三个特点:
一是因小见大,以少总多。
本诗感慨的是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其间的人和事,可谓罄竹难书。诗人只选择了最为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勤政殿作为历史盛衰的见证。写其过去,诗人只选用了一件与它有关的故事,即“千秋佳节”。“千秋节”的繁荣热闹,反映了过去国泰民安的景象。所以,首联二句借其怀旧。写其现在,作者只选用了楼前生长的一种苔藓——紫苔,以此见意,又从此说开去,用它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
二是对比强烈,反差突出。诗人以昔盛今衰立意,本身就是强度很大的对比。为了表现这一主题,全诗有意加大了反差度。首二句,在对偶句中,着一“空”字包含否定意味,又用“世已无”三字对象征国泰民安的活动彻底否定。从而使昔日之盛荡然无存。后两句诗人用夸张手法,描绘象征衰败的“紫苔”蔓及“金铺”。前后两联,对照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三是明赋暗喻,妥帖生动。从整篇看,全诗都用赋法,但是,无论叙事还是写景,都暗含喻托之意,比喻十分自然、形象、恰当。
[鉴赏要点]
[1]名句:“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2]以小见大,形象鲜明。[3]对比强烈。[4]明赋暗比,妥帖生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