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原文注解与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本编选自《昌黎先生集》。

《师说》当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左右。有关此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和后果,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介绍曰:“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群,愈以是得狂名。”

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能者为师的道理,大胆地提出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开头至“师之所存也”),总论师的性质、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文章开头就援古立论:“古之学者必有师。”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题。接着加以论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第一个论据,它概括而又明确地点出了师的性质、作用,是全文论述从师学习的依据,实为一篇之主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是第二个论据,它紧承上文的“解惑”说明从师的必要性。这是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来说明“学必有师”的论点。“生乎吾前”以下数句,上承“传道”,论述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第三个论据,亦是全文要旨所在。这种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唯道是师、能者为师的观点和态度,正切中时弊,至今仍有进步意义。

总之,这一段紧扣“师”字,以“古之学者”为例,从理论上提出中心论题,从正面展开论述,是全篇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均是据此展开具体阐述。

第二段(“嗟乎”至“其可怪也欤”),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慨叹师道不存,感情强烈,起得突兀,形成文意的转折和波澜,领起下文三层对比。第一层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这是古今时代的纵的对比。第二层是把为子择师与己不从师作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本末倒置的蠢行。这是当时士大夫家庭内部的横的对比。第三层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作对比,进一步讥讽了这些“君子”在从师方面计年龄、论贵贱的陋习,揭露其聪明才智反不及下层人民。这是当代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人士的横的对比。这三层纵横对比,显得全面、深刻、有力。

总之,这一段以上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作者连用三层对比,从古到今,从言到行,步步深入地揭露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求学的陋习,并指出其危害,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段(“圣人无常师”至“如是而已”),以古代圣贤为证,进一步阐述从师的必要、途径和辩证的师生关系。作者引孔子从师请教的行为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言论,说明“圣人无常师”,具有典型性和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因为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是知识分子最尊崇的圣贤。引用这一例证,既是对第一段中心论题的深一层论证,也是对世俗恶习的进一步嘲讽。在此基础上,作者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具体化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阐明了从师的正确途径和师生的辩证关系,打破了西汉以来统治阶级提倡的“师道尊严”和“天地君亲”的师法壁垒,完全把师生关系平等化了。这种观点是唐以前所未提出过的,即在今天看来,亦是合理的。

总之,这一段是第一段论点的进一步阐发和论证,前后贯串,上下呼应,作者的师道思想,至此发挥得淋漓酣畅。

第四段(“李氏子蟠”至篇末),赞扬李蟠“能行古道”,说明作《师说》的原因。此段不是泛泛应酬之文,它是继上段引举古人的范例后,以李蟠为当代尊师好学的后生楷模。作者从两方面突出李蟠的“不拘于时”:一是“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而不是学那些佛老邪说、时文制艺;二是“能行古道”、“学于余”,这是韩愈对诽谤他“好为人师”的公开答复和严正批驳,并以此来倡导从师求学的优良风气。

总之,这一段貌似简单的结束语,内容却十分丰富,耐人反复寻味。

韩愈在文中尽管表现出轻视巫医乐师百工的阶级偏见,但他所提出的师道思想,无疑是进步的。这突出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四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的这一师道观,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社会恶习,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它不仅震动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颇大,直至今天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师说》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首先,立论独到精辟,论据具体有力,论证层次清晰。文章有破有立,反复论证,层层深入,说理透辟,逻辑性强,富有气势和说服力,体现了韩文雄健劲拔、汪洋恣肆的风格特色。其次,对比手法的三层连用,不仅使批判更为深刻有力,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避免了行文的板滞,有利于突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再则,本文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句式,使文章显得奇偶横生,气势连贯,节奏鲜明。此外还运用错综变化的句式,如顶真句、反问句、交错句式等,都造成一种流利婉转、一气呵成的气势。最后,文笔简洁流畅,语言错综多变,大量运用语气词,计用“也”字十六次,“矣”七次,“焉”四次,充分利用它们来表达自己跌宕起伏的感情,使文章极富气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