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

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直到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岁末才流寓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安居下来,诗中的茅屋即指此。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只在草堂安居了一年多,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狂暴的秋风刮破了茅屋。当时屋漏床湿,诗人彻夜难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描叙这种情况,抒发诗人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开头至“下者飘转沉塘坳”),描写秋风破屋的情景。诗人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描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形。秋天的天空愈是辽阔,就愈能显出狂风来势之猛。这么“怒号”的风,自然就会卷起屋顶上的几重茅草,似乎还能撼动天地。此外,诗人以刚健粗犷的笔触,简炼而又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狂暴,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对此的巨大惊悸,以及由此而生的要求保障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接着,诗人又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极度紧张,不容喘息,既显出风力之大、茅草之乱飞,又反映了诗人对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受破坏而又无力挽救的焦急和痛惜。浦起龙曰:“起五句完题,笔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读杜心解》卷二之二)的确,这一段紧扣题目,有总摄全篇之作用。

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写群童抱走茅草和自己的心情。诗中的“群童”,实指一群顽童,他们“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含有恶作剧的意味。“欺我”、“忍能”、“公然”等词,从自己主观感受写顽童的行动,体现了诗人对顽童抱走茅草的愤恨。因为没有这些茅草盖屋的话,一家人便失掉了遮风挡雨之处。“唇焦口燥呼不得”,描写出诗人焦急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倚杖”,显出诗人疲惫神态。“叹息”,表现诗人心境:既叹顽童抱走茅草,更叹破屋难以修葺,尤叹今后生活无着。

第三段(“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屋破床湿、彻夜难眠的情景。“俄顷”二句,写不久风止了,云层转为墨黑,天色阴惨惨的,逐渐昏暗下来,眼看一场秋雨又要来临,诗人内心沉重愁虑,而又无可奈何。“布衾”二句,先写一床“布”质的被子,已经“冷似铁”,失去了保暖的作用;再写“娇儿恶卧”,早已被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以下由风雨屋漏写到由于家愁国恨,经常失眠的情景。上述描写,一环紧扣一环,感情一层深似一层,十分生动形象地将诗人“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

上述三段主要叙事。至此,诗人已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全过程叙写完毕,诗人难堪痛楚的心情亦臻顶点。以下在这一幅形象画面的基础上再来抒情述志,不仅显得具体真切,深挚感人,而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显得十分自然。

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至文末),抒发诗人感慨,表达美好愿望,揭示全诗主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多么巨大广阔的形象!写出了诗人推己及人的伟大情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深沉的叹惜和坚决的言辞,正体现了诗人那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精神。这是诗人,也是这首诗思想感情最崇高、最伟大、最感人之处,亦是本文的主题思想。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才使这首诗不仅只是个人悲苦命运的哀叹,而且有着最重大、最深刻的时代社会意义,才能在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中,闪耀出浪漫主义的理想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总之,这首诗前三段叙事,末一段抒情。两部分紧密配合,叙事为抒情之基础,抒情为叙事之升华。两部分交融辉映,共同描绘出人痛苦的生活境况,反映了战乱的社会现实,浮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这首诗善于根据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去选择、安排材料,不枝不蔓,中心突出,主旨鲜明。全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抒述自己理想和愿望,点示全题。另外,作者善于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熔为一炉,相映成辉。诗篇语言朴素、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人采用歌行体,句子长短错综,参差相间,依情用韵,情韵一致,成功地抒发强烈而复杂的感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