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卖柑者言》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卖柑者言》选自刘基的《郁离子》。《郁离子》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全书共分十八章,计一百九十五条,每条内容都有深刻的意义。

这篇文章以卖柑者所卖之柑为由头,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社会现实,讽刺挖苦了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揭露了他们的腐朽本质。愤世嫉俗,不满现实之情溢于言表。文章中的人和事都是虚拟的。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二两自然段。第一段叙述了事情的起因,文章开头,有意识地交代出很具体的地点——杭州,突出卖柑者所卖之柑的外表:“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看起来非常漂亮。第二段,让“予”作为亲身经历者直接参与其中,写“予贸得其一”,好象是写真人真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外表“玉质而金色”的柑,内在品质如何呢?“剖之”,竟不料其内“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表里不一如此!文章展示了一对尖锐的矛盾,于是由此而生奇怪,由奇怪而提出疑问。“予”质问卖柑者,其柑究竟是为了“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这些实际用途呢,还是仅仅取其外表,“衒外以惑愚瞽”呢?这里提出了一个名、实问题,名实既不符,卖柑者当然是在“欺”买者。将卖柑者的行为最终归结为一个“欺”字,这就为下文卖柑者的辩驳设立了一个靶子。文章在此由叙述向议论过渡,“欺”字成为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纽带。“予”的质问是文章的转折点,使文章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紧扣“欺”字,卖柑者发表大段辩驳的议论。卖柑者从两方面为自己辩解,一是自己卖柑为生,“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这是想说明自己的危害性并不很大。二是欺世者大有人在,自己与之相比,不过是“小欺”而已。卖柑者借此尖锐抨击了大小封建官僚,他们的“欺”与卖柑之“欺”表现形式有异,其实质完全一样,而欺世者危害之大,是卖柑者无法与之相比的。由“小欺”和“大欺”、欺人和欺世的话题,对社会现实痛下针砭。文章以嘲弄的笔调,描画出“佩虎符、坐皋比”,象煞“洸洸乎干城之具”的武将和“峨大冠、拖长绅”,有如“昂昂乎庙堂之器”的文臣这两种人“金玉其外”的外表,然而究其实质呢?“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都是一帮行尸走肉,酒囊饭袋!“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外表个个“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竟是一群草包!那么,他们“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卖柑者的一篇宏论,痛快淋漓地指斥了丑恶的社会现实。再加上对称句式、反诘句式、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具有极强的逻辑说服力,不由人不信服!卖柑者愤世嫉俗,痛切地大发了一通议论后,无限感慨地质问:“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更使人无言以对。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写“予”完全被驳倒,“默然无以应”。结尾运用了巧妙的写法,有意采用疑问句提出自己的疑问:“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卖柑者是不是托物以讽呢?实际意思是肯定的,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以暗示的方式告诉读者。

寓言故事一般都是借叙述一个或多个简短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但《卖柑者言》重点却在于议论,更象一篇议论文。作者设置了假想的人物“卖柑者”,写“予”和“卖柑者”的相互驳难,在论辩中深入表达思想,这是借鉴了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和唐代韩愈《进学解》等问答论难式文章的艺术形式。虚设的人物卖柑者的议论,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的观点,问答论难式是作者表述思想的巧妙艺术方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