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铤而走险
【溯源】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为书与晋之赵宣子曰:‘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释义】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
【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在互相争权夺利。到了中期,以晋国和楚国为首构成了两大阵营。这两个国家实力相当,难分上下。郑国只是一个小国家,更不幸的是,郑国处在晋国和楚国两大国家之间,北面不敢冷落晋国,南面也不能得罪楚国。
公元前610年,晋国聚集部分小诸侯国,向楚国示威,施加压力给楚国。但却不见来自郑国的国君,晋国国君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以后,心里暗暗怀疑郑国与楚国暗中勾结,不忠于晋国,弄得郑国很惶恐。
当时郑国的执政大夫是大臣子家。他看到这样的状况后,就提笔给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盾写了一封信。
子家的信中这样说道:郑国和晋国一直都是友好往来,但是晋国还是很不满意,我们现在非常为难。郑国既怕得罪了晋国,也怕得罪了楚国,就好像一头被猎人追赶的小鹿,本来是不愿意离开生它养它的水草和森林的,可是被猎人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跳下险崖绝壁。如果你们像是逼迫小鹿那样逼迫我们,我们也只好铤而走险,去找楚国来帮助我们了。那时,你们晋国可不要后悔当时这样对我们!
赵盾接到信后,认为子家说的很有道理,便去说服晋国国君改变对郑国的态度,以免他们投靠楚国联起手来攻打自己。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郑国有的时候依附于晋国,有的时候就会追随楚国,晋、楚两国对此非常无奈。
【智慧语林】
自古以来“弱肉强食”“弱国无外交”,这话当然不错。但是作为小国如果自认弱小就一味对大国唯唯诺诺,亦是不可取。那么,如何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让大国刮目相看呢?看子家的外交会发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顺应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越是弱国,越需要在和大国的交往中注意方式方法。当然也要时时不忘记积蓄力量,励精图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