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白·痴人瓮帽》注释,意译与解说
梁时①有人,合家俱痴,遣其子向市买帽,谓曰:“吾闻帽拟盛头②,汝为吾买帽,必须容得头者。”其子至市觅帽,市人以皂絁帽③与之,见其叠着未开,谓无容头之理,不顾而去。历诸行铺,竟日求之不获。最后至瓦器行,见大口瓮子,以其腹中宛宛,正好是容头处,便言是帽,取而归。其父得以盛头,没面至项,不复见物,每着之而行,亦觉研④其鼻痛,兼拥其气闷⑤;然谓帽只合⑥如此,常忍痛戴之。乃至鼻上生疮,项上成胝,亦不肯脱。后每着帽,常坐而不敢行。
——《启颜录》
【注释】
①梁时:指南北朝时的梁朝(502—557)。②盛头:装头。③皂絁帽:黑色粗绸帽。④研:磨。⑤拥其气闷:堵塞呼吸通道,感到气闷。⑥合:应该。
【意译】
梁朝时有户人家中都是痴人。有一次,父亲派儿子到集市去购买帽子,交待说:“我听说帽子那玩意儿是用来包装脑袋的,你去为我买顶帽子,注意要买一顶能包得住我的头的!”儿子到了集市四处寻觅卖帽处,帽商向他推荐一种黑色粗绸帽。他见帽子叠成一块,就猜想决不可能包住脑袋,便扭头而去。这样走遍了集市,一整天都买不到合适的帽子。最后,他来到缸瓦店,见到一种大口瓮,瓮内正好放得进一颗脑袋,便一口咬定这就是帽子,立即买了回来。他父亲戴上这种“帽子”,面部都套进瓮内,瓮沿一直抵到颈脖,什么也看不见。戴着这种“帽子”走路, 只感到鼻子被瓮壁撞得生疼,而且气闷难忍。但父亲却以为戴帽子就该如此,所以经常忍痛戴着。直到鼻子磨出了烂疮,颈脖间磨出了老茧,还是不肯脱去。最后实在吃不消了,为了减少疼痛, 每戴上这种“帽子”时就只能一动不地坐着而不敢再走路了。
【解说】
帽子是人们的日常服饰之一,几乎无人不戴,无时没有。选购帽子,除了要注意尺寸、颜色、价格之外,还要注意款式、面料,风俗习惯及舒适方便等多种因素。如果只顾其一, 不及其余, 就往往会出现类似“痴人戴瓮帽”的尴尬情形。如果戴帽人决意孤行, 自以为是,对别人的劝告皆不以为然,那么前途将是很危险的。但只要不是痴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还肯听人一句劝告,及时换帽,那么就不会出现“生疮成胝”的悲剧。细心想一下,人们在生活中碰到类似事情真是不少。人世间的不少麻烦事、不少的心情烦恼、不少的人生悲剧,说到底,还都是当事人自找的!如果他们在当初决策时能够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多想想各方面的情况;如果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经常征询多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地加以修订调整,那么,许多麻烦事(小到戴帽, 大到治国) 都是可以做好的, 人世间的许多悲剧也是可能避免的。
【相关名言】
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一个不会改变主意、也不愿改变主题的人。
——英国·王尔德
固执, 是蟠踞于人类心灵的根源性冲动之一。
——美国·桑塔雅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