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惠施之谋》注释,意译与解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韩非·惠施之谋》注释,意译与解说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 而以攻齐、荆为利, 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 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 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 “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 一国尽以为利, 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利, 一国尽以为利, 何愚者之众也? 凡谋者, 疑也; 疑也者, 诚疑, 以为可者半, 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 是王亡半也。劫主者, 固亡其半者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

①张仪:纵横家,创“连横”之说。②偃兵:即案兵,罢兵不战的意思。③劫:挟持。劫主者:指欺君而把持国事的权臣。

【意译】

张仪向魏王建议联合秦、韩两国的力量去进攻齐、楚,而惠施则主张通好齐、楚以息兵。两个人争执不下。朝中群臣都帮张仪说话,认为攻打齐、楚有利可图,却没有替惠施说话的。魏王最终听从了张仪的建议,而认为惠施的计策是不可取的。攻打齐、楚的事确定后,惠施又去进见魏王。魏王说:“先生您不用再说了。攻齐、楚的确是于我有利的,全国上下都这么认为。”惠施说:“对于人们的意见,作为国君不应当不加辨别啊。假使攻齐、楚确实有利,而国人都能看到是有利的,聪明人为什么会这么多啊?假若攻齐、楚确实不利,而国人却都认为是有利的,那又为什么愚蠢人竟这么多啊?凡事之所以需要商量,是因为利害得失还有疑问,所谓疑而不决,就是说的确有怀疑,有一半人认为可以做,而另一半人认为不可以做。现在您说所有的人都认为可以做,可见您失去了以为不可做的那一半人了!而那些控制君主操纵大权的朝臣,正是他们使大王您失去了那一半持反对意见的人啊!”

【解说】

从一种社会有机体的观点看来,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与相互转化的。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倾注全力而忽视另一事物时,往往会打破事物之间的固有平衡,造成某种程度的混乱。把这种理论运用于人们的认识时,它可以告诉人们,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而存在的。因此,在一种方法论上,人们在对待某一主张或观点时,就必须综合考虑,全面衡量。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等,都是这种方法论的某种经验体现。在这则寓言中,作为一次诸侯结盟、攻守讨伐的朝庭议事,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行动决策。特别是在当时各路诸侯称霸一方,连年纷争的情况下,就更增加了这次决策的难度。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事实上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具有某种的冒险性。关键的问题则是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对自己的有利因素,把各种不利的方面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当张仪提出联系秦、韩以伐齐、楚时,不管有着多么明显的优点,但是上述所说的那种弊端与冒险性,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而满朝文武众口一词的赞同,不正是某种简单的缺乏全面思考的表现吗?至于那个认为全体赞同就等于掌握了绝对真理的魏王, 就更是昏聩与无能的表现了。所以,这篇寓言可以使人明白:一定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相同的意见要听,不同的意见尤其要听,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明察善断,减少失误。尤其是惠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特别值得领导者引以为戒。

【相关名言】

纳谏昌, 拒谏亡。

——胡宿

饰非拒谏、自以为是之谓下愚。

——陈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