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五不足恃》注释,意译与解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魏文侯·五不足恃》注释,意译与解说

魏文侯问孤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 “不足。” “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 一一以为不足者, 何也?”对曰: “父贤不过尧, 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 臣贤不过汤、武, 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 《魏文侯书》

【注释】

①丹朱:帝尧的儿子。传说他傲慢不肖,被尧放逐。②瞽瞍:舜的父亲。③象:舜的弟弟。④周公: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在武王死后,辅佐成王,巩固了周的统治,并制定了整套的典章制度。⑤管叔:名鲜。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哥哥。武王灭商后,封于管(今河南郑州),故称管叔。武王死后,他发动叛乱,被周公杀死。⑥汤、武、桀、纣: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桀和纣分别是夏、商两代的亡国之君。

【意译】

魏文侯问孤卷子说:“父亲或儿子或哥哥或弟弟或臣有德有才,可以依赖吗?”孤卷子一一回答说:“不能。”魏文侯听后十分愤怒地质问孤卷子,要他说出道理来。孤卷子不慌不忙地说:“父亲有德有才,没有超过尧的,可是丹朱却被流放了;儿子有德有才,没有超过舜的,可瞽瞍却很愚顽;哥哥有德有才,也没有超过舜的,可是象却很傲慢;弟弟有德有才,没有超过周公的,可是管叔却被处以死刑;臣下有德有才,没有超过商汤王、周武王的,可是夏桀王、商纣王却受到了讨伐。所以寄希望于别人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依赖别人不会长久。您想治理好国家,还是从自身做起罢,怎能依赖别人呢?”

【解说】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如何看待如何利用人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各不相同。孤卷子生活在等级社会,他看到一些人可以凭借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轻易地谋取到个人的特殊利益。但是他认为依赖别人至多只能荣耀一时,往往最终没有好结果,“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指望别人的无法得到,依靠别人得到的不能持久。人们在事业上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自主、自强、自立,否则,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

【相关名言】

凡人贵自立。

——史襄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