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寓言·小偷和他的母亲》寓言赏析
有个小孩从学校里偷了同学的写字板, 交给母亲。母亲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夸奖。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开始偷更大的东西。有一回,他当场落网, 背绑双手,被人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去。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小偷说, 他想和母亲贴耳说几句话。母亲走上前去,小偷一下子衔住了母亲的耳朵,使劲咬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 犯了罪还不够, 又把母亲弄成残废。小偷回答说:“当初我偷写字板交给你时,如果你打了我一顿, 我现在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被人押去处死了。”
这故事是说,小过当初不惩戒,必然犯大罪。
——《伊索寓言》(同上)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人也是这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一丁点儿错误,逐渐发展下去,能将人的一生毁灭。这样的教训太多太多,《小偷和他的母亲》因此特别发人深省。
这篇寓言有两个形象:小偷和他的母亲。小偷并非先天生就的,而是从一点一点小偷小摸行为积累发展成的。从孩子时代偷同学的写字板,到偷外衣,直到长大了“偷更大的东西”,一步步走向深渊,最后,“当场落网,背绑双手,被人押送到刽子手那里去。”小偷落网自是罪有应得,但寓言把着眼点放在应当担负惩戒任务的母亲身上。寓言中的母亲,当孩子偷写字板时,她“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这是小偷步入深渊的催化剂,是酿成恶果的关键一步。 当第二次偷了外衣时,“母亲对他更加夸奖”,这里的母亲,不仅没有尽到长辈的责任,简直可以算是一个教唆犯。儿子落网了,母亲“捶胸痛哭”,可法律绝非泪水可以改变的。当小偷一口咬掉了母亲的耳朵时,她反而责怪儿子不孝,这样的母亲, 可谓糊涂之至了。小偷咬母亲的耳朵,是临死前的一种特殊报复心理的反映,但其中也不无醒悟的成分。然而,令人尤为震惊的是,在儿子被处死时,母亲仍然执迷不悟,仍然不明白是自己亲手将亲生儿子推上断头台。这一点,正是这篇寓言撼人心魄的力量所在。
这则寓言,启示青少年“莫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告诫家长要严格教育子女,绝不可以溺爱代替教育,那样做就有可能将亲生孩子推进深渊。
在众多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伊索寓言》中,《小偷和他的母亲》是很有特色的以人为主人公的一篇。这篇寓言仿佛是从生活之中,截取了一个小小的片段,象是一篇特写,简捷明了,却又那么发人深省。这样的生活实录般的寓言,尤其让人信服,也就格外具有教育人的深刻力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