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说起这个名字,教育领域无人不知,她是一位年过九旬仍奋斗不止的人民教育家。从教以来,她潜心育人,桃李芬芳;她敢为人先,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她以教报国,胸怀江河世界,被誉为教育界的“梅兰芳”。
她少年立志,终身力行。
伙伴、毽子、嬉闹,本该是每个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然而于漪的童年并没有那么美好。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炮火连天之际,于漪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艰苦求生的岁月让年少的于漪明白了,没有国就没有家。
战火纷飞中,于漪辗转求学。尽管生活艰辛,她却在书中找到了快乐,在名师的影响下立下了终生的志向:以教报国。此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于漪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践行着“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
她辛勤耕耘,三尺讲台上用生命放歌。
梦想的起航并非一帆风顺。1951年,于漪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毕业后,她先从事成人教育。然而,时隔不久,因身体原因只得改行做图书管理员,后被调入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历史。而立之年,她又因工作需要,改教语文。
语文教学,这一相伴于漪60多年的工作,在她刚接手时,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对于没有语文教学专业经验的于漪来说,一个个难题犹如高山峻岭扑面而来。语法该如何吃透,文言文该如何讲解,学生基本能看懂的现代文讲什么,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为此,随后的几年里,于漪每晚9点以后,孤灯长伴,以文史为经线,经典作品为纬线,潜沉在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剖析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备好一节课,于漪甚至要花十几、二十几个小时。于漪把讲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像改作文似的修改,之后又背下来,再口语化。上课的路上,教案在于漪的脑子里就像放电影,怎么开头,如何形成高潮,如何提问,如何结尾……一遍遍地在脑海里过。于漪用尽全力,精心琢磨,力求把每节课打造成艺术品。
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还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后记”和积累教学实践的经验。在于漪的字典里没有“够”字,她像海绵一样吸取着新知识,不断优化着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她常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前进。
辛勤根植在语文教学田野中的于漪,逐渐对教学工作驾轻就熟。三尺讲台之上,她旁征博引,情感投入,侃侃而谈,与文中人物同喜同悲,不断向台下的学生放射着文字波和感情波。1977年10月,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在电视台播出,吸引了上海无数的电视观众,大家纷纷守在电视机前,真切感受了她的循循善诱、声情并茂的讲课艺术。是的,这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在用生命歌唱!
她甘为红烛,厚德载物。
在三尺讲台上,于漪能奏响生命之歌,除了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外,目中有人、大爱无言,更是她前进的动力。于漪常说:“千人千样,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没有水磨的功夫,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奏出悦耳的心曲。”1975年,于漪接手了一件很棘手的事:做全校最乱年级的组长。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打架斗殴、逃课偷窃等现象时常发生,不但课堂秩序难以维持,而且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几乎天天都来。
接受任务后,于漪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些乱班的管理上,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注重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加以教育引导。班里有个男孩儿,因打架偷盗屡教不改,家长便放任不管,于漪反而将他带到自己家里看管。每天于漪上班,他上学;放学后,于漪和他一起回家,让他和自己的小孩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终于,于漪以心换心,不管是捣乱的、逃课的,还是打架偷窃的,在她的耐心教育和适当管理下,都逐渐加以改正,回归正轨。在于漪的努力下,全年级的面貌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1977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有两个班甚至创造了奇迹——所有学生100%考进了大学。1978年,于漪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然而,荣誉对于漪来说,只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怎样教好每一堂课,对她来说才是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1985年,在教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于漪,被任命为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的校长。职位提高了,但问题也来了。当时的这所学校,教风和学风都很差。教师上班松松垮垮,经常迟到早退,更有甚者,上课不好好讲课,敷衍了事,甚至还有酗酒打架的情况发生。于漪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痛心疾首,她大声疾呼:“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之后,于漪开始狠抓教师队伍的师风师德建设,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大胆进行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刹住了歪风邪气。同时,于漪着手整顿学风,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校服、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此外,于漪重视劳动育人。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她带领教师们一车车的挖泥,硬是挖出了一个漂亮的荷花池。于漪担任校长期间,学校从来没有雇用过校工,学校所有的卫生工作全部由师生共同承担。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在了校园内。于漪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活跃在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最前沿的校长和教师,有不少是当年的学校毕业生。
她敢为人先,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教在今天,想在明天”是于漪的教育理念。这促使她不仅与时代同频共振,做优秀的教师和校长,而且胸怀远大,结合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观念盛行。于漪先声夺人,提出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句的分析,又要重视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预见性地提出“没有高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的观点,并于1978年发表了《既教文,又教人》一文。然而,多年的积习改变起来太难了,现实教学中,依旧“不见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如海洋”。对此,于漪忧心忡忡,大声疾呼:“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怎么能用思维训练来消磨学生的创造性呢?”几经困顿,于漪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语文教学的性质该如何界定,我们教育是为了什么?
1995年,于漪发表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等一系列文章,明确指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教育既要做到“教文育人”,又要“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这些真知灼见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最终推动了将“人文性”写入教育部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
21世纪初,面对教育界急功近利的现象,于漪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高度上,又精辟地提出了“全面的育人观”的理念。
于漪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培养时代新人,在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当选为2009年度“中国教育新闻人物”。2018年1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并获评“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她退而不休,奋斗不止。
2002年,73岁的于漪退休了。但她退而不休,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青年教师身上。于漪常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教师队伍一定要有团队。”“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让中青年教师‘踏’过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校长期间,于漪就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她经常到班听课、评课。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的三级网络。于漪编写的《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2005年以来,于漪担任了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和语文名师培养基地的主持人,连续3期全程参与上海市中学语文9郊区“种子教师”的培训工作。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寒冬腊月,于漪从不落下一次活动,学员在哪里,她的身影就在哪里。讲座上、公开课上、培训课上,无数青年教师被她的学识、她的精神、她的胸怀所折服。至今,年过91岁高龄的于漪仍主持着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同时担任着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4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在于漪的精心培育下,多年来,一批批高水平教学人才层出不穷。
于漪总是用“来不及”形容自己的时间。在她的家中,有一本自己专用的挂历,上面每个日子都画上了圆圈,有的甚至画了几个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漪一直保持着“行走”的姿势——或在听课评课,或在主持讲座,或在审阅教材,或在伏案写作……自从教以来,辛勤耕耘的她很少休息,但她从来没有厌倦过这种生活。一次采访中,她道出了自己的秘密:“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每一天都能从学生和青年教师身上学到新的东西,所以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长,怎么会厌倦呢?”
于漪更是著作等身,她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心得,编写出版《岁月如歌》《教育的姿态》《卓越教师第一课》《现代教师学概论》《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走进经典——语文阅读新视野》(6册)、《“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12册)、《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18册)、《于漪文集》(6卷)等图书。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在立德上,于漪甘为红烛,堪为师表;在立功上,于漪桃李芬芳,以教报国;在立言上,于漪著述丰富,流芳后世。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于漪颁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面对纷至沓来的祝贺,她却说道:“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如今,年逾91岁高龄的于漪,仍在为做教师、学做教师、培育教师忙碌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