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墨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墨子·兼爱中》

简介

墨子(公元前475~前390年),姓墨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人物小记

墨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耕柱。虽然耕柱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人,但他总是被墨子责骂。有一次,当脾气有些暴躁的墨子又准备对耕柱发火时,耕柱实在无法忍受了,他鼓足勇气对墨子说:“老师,你总是经常对我发火,难道我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墨子听后,丝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主要思想

墨子主张“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哇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否定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司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认为不是以名正实,以名符实,而是以实正名,名副其实。

当然,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了“鬼神之有”的荒谬结论。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快乐,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