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国学经典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学记》原著导读

1.原文

发[1]虑宪[2],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1]宪:法令。典范。

[2]謏(xiǎo):小。

译文

打开思路,招纳良善,可以得到小小的名声,但不能打动众人。亲近贤人,体恤远情,可以打动众人,但不能化育百姓。君子如果要化育百姓,形成风气,大概一定要通过教与学吧!

评析

本章开宗明义,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由“謏闻”到“动众”,由“动众”到“化民”,既推导出教育的目的,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最终是要“化民”;从“化民”的途径看,“化民”一定要通过教育。开门见山,点明题旨。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奠定了立论的基础。

2.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兑命》[3]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1]知道:懂得道理。

[2]君民:做百姓的君主。也即治理百姓。

[3]《兑命》:“兑命”当为“说命”,《尚书》佚篇名。

译文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因此古代的君主立国治民,教育便成为首要任务。《兑命》里面说:“自始至终,常常想着学习的事情。”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这一节以玉石作比,进一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玉不经过加工,不会成为玉器,人不通过学习,便不会明白道理。正因为学习如此重要,古代的君王把教育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兑命》的“念终始,典于学”,告诫人们要重视学习。这里面其实谈的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3.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1],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2]。”其此之谓乎!

注释

[1]至道:高深的学问。

[2]学学半:教与学。前一“学”字即“敩”(xiào),教导。

译文

虽有盛馔佳肴,但是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有至理妙道,但是如果不学,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所以说,学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困惑。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激励自己。所以说,教与学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学记》中的“学”包含非常丰富的意义,可以是“学习”,也可以是“教导”;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教育”等。本节主要讲“教”与“学”的关系。在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后,接着强调了“教”的重要性。特别突出了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尤其是“教”对学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可以成为我们提倡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

4.原文

古之教者,家[1]有塾[2],党[3]有庠,术[4]有序,国有学。比年[5]入学,中年[6]考校[7]。一年视[8]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9]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10]子时术[11]之。”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家:家族。

[2]塾:与下文的庠、序和学,皆为学校名称。

[3]党:上古时代,五百家为一党。

[4]术:当为“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

[5]比年:连年。比,并,一个接一个。

[6]中年,隔年。

[7]考校:考试、考察。

[8]视:观察、考察。

[9]怀:归顺、依附。

[10]蛾:蚂蚁。

[11]术:学习。

译文

古代的教育,每家有塾,每党有痒,每术有序,每国有学。每年新生入学,隔年进行考试。第一年考察能否经文断句,辨别志向;第三年考察是否敬待学业,乐于合群;第五年考察能否广搏学习,亲近师长;第七年考察如何论述学问,选择朋友。考察如果合格,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立自强,不违师训。如果考察合格,叫做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近处的人们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们归顺依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过程。《记》上这样说:“蚂蚁时时学习衔土之事,逐渐积累,终成土丘。”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本节阐述大学教育的过程。在作者看来,想要学有所成,关键是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这样便会由“小成”进入“大成”,这样才能化民易俗。同时,从考察制度我们还能看到,古人考察的内容非常全面,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人文素养,如能否辨别志向,是否敬待学业,乐于合群,能否亲近师长,如何选择朋友,等等,都是对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的考察。对于我们今天疯狂的应试教育,应该有一点救弊纠错的作用。

5.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1]祭菜[2],示敬道也;《宵雅》[3]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4],孙[5]其业也;夏[6]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注释

[1]皮弁(biàn):古冠名,用白色鹿皮制成。

[2]祭菜:释菜礼,古代入学时以苹蘩之类祭祀先师。

[3]《宵雅》:即《小雅》。宵,通“小”。

[4]箧(qiè):书箱。

[5]孙:通“逊”,敬顺。

[6]夏(jiǎ):苦茶,枝条可作刑具。

[7]躐(liè):逾越。

译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派人戴着皮弁,用苹蘩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学习《小雅》中的《鹿鸣》等三首篇,鼓励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立志做官事上。入学的时候,击鼓召集学生,然后打开书箱,教育学生要敬顺学业。用木、荆条二物制成的两种教鞭,用来体罚违纪的学生,以收到威严的效果。如果夏天尚未禘祭、天子不去学校视察考核,目的是让学生精神放松。老师常常观察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但并不事事指教,目的是使学生的观点得以保留。年幼的学生要他们认真听讲,但并不提问,是因为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进度。这七条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记》上这样说:“大凡教育,做官要先学习办事,士人要先树立志向。”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本节阐述教学的七项基本原则。其中除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特点的内容外,如体罚违纪学生等,大部分内容对我们的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有的甚至带有匡救时弊的作用。如尊师重道,敬顺学业,让学生精神放松,让学生的观点得以保留,学习要循序渐进等,对于目前应试教育中的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人文教育的缺失,致使人口的素质偏低等情况,确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6.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1],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4]弦;不学博依[5],不能安《诗》;不学杂服[6],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7]焉,修[8]焉,息[9]焉,游[10]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11]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12],阙修乃来[13]。”其此之谓乎!

注释

[1]正业:正常科目;一指先王正典,而非诸子百家。

[2]居学:居家休息时所学的内容。

[3]操缦:操,琴瑟曲名。缦,即“引”,词曲中有“慢”的便是。

[4]安:熟习而不劳。

[5]博依:广博的譬喻。依,譬喻。

[6]杂服:冕服皮弁之类,即各种礼服。

[7]藏,存于内心。

[8]修:现于行动。

[9]息:休息时不忘。

[10]游:游玩时不忘。

[11]辅:指朋友。

[12]时敏:无时不敏,就是不停息的意思。

[13]来:有所成就。

译文

大学教育要因时施教,教学内容一定是先王正典。放学休息时一定要有居家休息所学的内容。如不学《操》《缦》这样的曲子,就不会弹琴;不学各种各样的譬喻,就不会读《诗》;不学各种礼服的使用,就不会行礼;不学会学习的各种方法技能,就不会喜欢学习。所以君子对于学习,要积累,要修炼,休息时要思索,游乐时要玩味。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学习而亲近师长,喜爱同学而相信真知。因而即使离开师长同学,也不会背离真理。《兑命》上说:“恭敬谦逊,努力进取,修行便会成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本节主要从学的角度论述学习的基本内容。除了正式的课程,即先王正典之外,还有许多课外的学习内容,如音乐、譬喻、礼服、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这些内容,对正式课程的学习可以起到补充促进作用。特别是这些丰富的课外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爱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今天的应试教育一味强调知识性学习相比,可以看出,古人的教育思想非常成熟。

7.原文

今之教者,呻[1]其占毕[2],多其讯[3],言及于数[4],进[5]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7]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8],其此之由乎!

注释

[1]呻:吟读。

[2]占毕:指简册,即书本。

[3]讯:问难。

[4]言及于数:说到一些形名度数。

[5]进:加快进度。

[6]佛:通“拂”,违背。

[7]隐:忧患,痛苦。

[8]刑:成功。

译文

当今的老师,自己本来不通,只好照本宣科,并且多找一些难题来提问学生,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大谈很多名物制度方面的问题,说了很多,却不顾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学没有诚意,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他们的施教违背常理,对学生的要求也乖戾不通。因为这样,所以作为学生厌恶学习而且痛恨老师,对学习上的困难觉得苦恼,并且不知学习有什么益处,即使勉强完成了学业,也必然很快就忘记了所学的东西。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大概就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吧。

评析

本节从老师的角度,谈了大学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学无术、自欺欺人、态度恶劣等几个方面。教师素质不高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极差。最终的结果是大学教育的失败。放眼今日的中国高校,这样不学无术、误人子弟者比比皆是,难怪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了。

8.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1],当其可[2]之谓时[3],不陵[4]节而施之为孙,相观而善之谓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注释

[1]豫:预防。

[2]可:可以受教的时候。

[3]时:合乎时宜。

[4]陵:超越。

[5]摩:观摩,互相切磋。

译文

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的错误思想还没有产生以前就加以禁止,这叫做提前预防;在学生正好可以接受教育的时候加以教育,这就叫做适时而教;按照正常进度,不跨越阶段进行教育,这就叫循序而教;叫学生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各有获益叫相互切磋,这四种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

评析

本节论述大学教育成功的原因。这种原因就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提前预防,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教育成本。若等各种不良念头已经产生,各种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再去兴师动众做说服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再比如适时教育,告诉我们要把握教育的时机,循序渐进,告诉我们不要违背教育的规律;互相观摩,告诉我们要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医治我们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顽疾的良药。

9.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1]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2]而不脩[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4]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注释

[1]扞(hàn)格:抵触。

[2]坏乱:惑乱。

[3]脩:通“修”,治,指学得好。

[4]燕朋:对朋友不尊重。燕,亵渎。

译文

错误的思想已经产生,然后才加以禁止,就会相互抵触而无法纠正;学习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然后才开始学习,就会非常辛苦而难有所成。杂乱无章地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就会迷乱而学不好;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就会孤陋而寡闻;轻慢地对待朋友,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训;不重视譬喻之教,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种错误的做法,就是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啊。

评析

本节阐述大学教育失败的原因。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六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错误的念头一旦产生,如果要消除,非常困难,因为人有先入为主的心理;学习的黄金年龄一旦过去,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幼年正是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大好年华,过了这个阶段,接受能力就大为下降;如果随心所欲而不循序渐进,就会使知识缺乏联系,没有系统性,即使再努力,也不会学好。因为没有系统的知识就像一盘散沙。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闭门造车,必然故步自封,孤陋寡闻。轻慢地对待朋友,必然违背老师的教训;不重视老师的教学方法,必然学业难成。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学,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0.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1]而弗牵[2],强[3]而弗抑[4],开[5]而弗达[6]。道而弗牵则和[7],强而弗抑则易[8],开而弗达则思[9],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注释

[1]道:导,引导。

[2]牵:指强迫对方听自己的。

[3]强:勉励。

[4]抑:压制。

[5]开:启发。

[6]达:完全说出来。

[7]和:亲和。

[8]易:容易学进去。

[9]恩:善于深思。

译文

君子既要知道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同时也要知道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为人师。所以君子的教育不过是使人明白事理而已。引导而不牵强,勉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说透。引导而不牵强,师生之间就会融洽;勉励而不压制,学生就容易领会;启发而不说透,学生就会善于思考。如果能够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容易领会老师的意思,并且善于思考,就可以说老师善于使学生明白事理了。

评析

本节在概括上述两节的基础上,论述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要知道教育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教师的教学是使人明白事理,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而要做到使学生明白事理,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就要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儒家教育思想中闪耀着民主精神的光辉、人文精神的光辉、科学精神的光辉。《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亦师亦友,切磋多于说教。弟子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子路甚至顶撞孔子,孔子并不以为忤,而且孔子也不止一次地承认自己错了。只是到了宋明理学的时代,师生关系才变得僵化起来,那是后话。

11.原文

学者[1]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2],或失则止[3]。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1]学者:学习的人。跟今天“学者”的含义不同。

[2]易:指自己不深思而过于好问。

[3]止:指自己一味思索而不问。

译文

学生一般有四种过失,老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学习,有的人失于所学过多,有的人失于所学太少;所有的人失于过于好问,有的人失于很少发问。这四种情况,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只有了解了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过失。所以说,所谓“教”,就是使优点得到发扬而使缺点得到改正而已。

评析

本节阐述作为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常犯的四种错误,并且要了解这四种错误产生的心理基础,才能对症下药,改正错误。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到在教学中要运用心理学,足见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可惜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一思想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落后于人。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已非常普遍,而在我们中国,有几多教师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心理学?

12.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1]其声[2];善教者,使人继其志[3]。其言也约[4]而达[5],微[6]而臧[7],罕譬而喻[8],可谓继志矣。

注释

[1]继:跟着。

[2]声:歌声。

[3]志:观点。

[4]约:简约。

[5]达:通达。

[6]微:含蓄。

[7]臧:美好。

[8]喻:使人明白。

译文

善于歌唱的人,能够使人模仿他的歌声歌唱;善于教学的人,能够使人接受他的观点。他们的语言简约而通达,含蓄而美妙,少用譬喻而使人明白道理,可以说善于使人接受他们的观点了。

评析

本节以唱歌作比,论述善于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特点。善于教学的老师,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自己的教育,就好像善于歌唱的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模仿他的歌唱。这样的老师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也就是生动。而要生动,老师的语言就要简约而通达,含蓄而美好,少用譬喻而使人明白道理,使人如沐春风,不知不觉间,受其感化。可惜在当今的时代,这样的老师很难见到了。

13.原文

君子知至学[1]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2];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3]唯其师。”此之谓也。

注释

[1]至学:进入学问之境。

[2]博喻:广泛晓谕。

[3]三王四代:夏、商、周为三王,加上虞为四代。

译文

君子只有知道进入学问之境的深浅难易,也了解学生资质的高低优劣,然后才能使学生广泛地明白事理;能够使学生广泛地明白事理,然后才能为人师;能够为人师,然后才能为官;能够为官,然后才能为国之君。所以,老师,是靠他学习如何做国君的。因此,选择老师不能不慎重啊!《记》上这样说:“三王四代虽然都是圣人,但关键在于选择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析

本节从政治的角度,以从远而近的方式,论述了老师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传道授业解惑的”的道理,在这里,老师除了传道授业之外,还要靠他学习如何为官为君,从而和政治生活联系起来,和安邦定国联系起来,地位不可谓不高,关系不可谓不大。因此,选择老师就成了头等大事。

14.原文

凡学之道,严[1]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2]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3]于天子,无北面[4],所以尊师也。

注释

[1]严:尊敬。

[2]尸:在祭祀中充当被祭神灵。

[3]诏:告。

[4]北面:面向北。古代帝王面南君临天下,臣民面北表示臣服。

译文

大凡求学之道,能够做到尊重老师很难。老师受到尊重以后知识才能得到重视,知识得到重视以后人们才会知道看重学习。因此,国君不把他的臣子当臣子看待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臣子扮成祭祀中的神灵的时候,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一种是当臣子担任国君的老师的时候,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按照大学的礼仪,就是向给天子授课,老师也不面向北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以这样的方式尊重老师。

评析

本节阐述尊师重道的道理。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教师的地位非常高,所谓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等等无不说明教师在封建社会的崇高地位。因为尊师是教育的基础,尊师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在过去的几千年间,教师一直受到社会的尊重,就连天子也不例外。社会发展到今天,教师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早已失去昔日的荣耀。

15.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1]之;不善学者,师勤[2]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3]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1]庸:功。此处用作动词,归功。

[2]勤:辛苦。

[3]说:通“脱”,脱落。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逸且功效加倍,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苦而功效减半,又从而怨恨老师。善于请教的人,如同破开坚硬的木头,先砍容易劈开的地方,然后再砍有节疤的地方,时间一久,自然脱落分解,不善于请教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请教的人如同撞钟,用小的东西撞钟,就发出小的声音;用大的东西撞钟,就发生大的声音;等到撞钟越来越慢的时候,钟声便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善于回答请教的人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评析

本节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并且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作为学生,善于学习就会功效加倍,否则功效减半。是否善于学习,结果大不相同。另外,善于请教,就能解决问题;不会请教,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可见会不会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见地的问题,也会影响治学的效果。作为老师善不善于回答请教也极其重要。善于回答学生请教的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明确地进行回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不会回答请教的老师,答非所问,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可见,学习要靠师生两方面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有所成就。

16.原文

记问[1]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2]之可也。

注释

[1]记问:预先记诵一疑难问题,然后把答案教给学生。

[2]舍:放弃。

译文

预先记诵一疑难问题,然后把答案背诵下来给学生讲课,这样的人不能为人之师。如果一定要告诉学生那些疑难问题的答案,也要等到学生提出那些疑难问题。如果学生的能力还不能提出这些疑难问题,那就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问题。如果告诉了学生这些疑难问题的答案,学生还不能理解,就是放弃讲授这些问题也是可以的。

评析

本节论述教师的基本素养,那就是“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即作为老师,必须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能从容自如,左右逢源,而不能提前准备几个问题,记住答案,到了课堂上,先给学生提出那几个准备好的疑难问题,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然后讲出答案,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这样的教师纯属误人子弟,可惜这样的教师如今大有人在。

17.原文

良冶[1]之子,必学为裘;良弓[2]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注释

[1]冶:冶炼,铸造。此处指冶炼金属的工匠。

[2]弓:此处指制作弓箭的工匠。

译文

优秀的冶工之子,一定要学缝制皮衣;优秀的弓人之子,一定要学习制作箕畚。开始学习驾车的小马与此相反,车子在小马之前,小马跟在车子之后。君子如果把这三种情况前因后果弄明白的话,就可以有志于学习了。

评析

本节以比喻的方式,论述学习必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志于学习。冶工的儿子要学好冶炼,必须从学习制作皮裘开始,掌握基本的连接补缀知识,才能学好制作金属器皿;弓人的儿子要学好制作弓箭,必须从学习制作箕畚开始,才能学好制作弓箭。学习驾车的小马,要跟在马车的后边,观摩熟习,才能学会如何驾车。可见学习之前的准备,打下一定的基础是极其重要的。

18.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1]类。鼓无当[2]于五声,五声[3]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4]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5],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6],五服弗得不亲。

注释

[1]丑:俦、类。此处用作动词,指汇为一类,加以归类。

[2]当:在……之列。

[3]五声:宫、商、角、徵。羽。

[4]五色:青、赤、白、黑、黄。

[5]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6]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比并事物,加以归类。鼓不在五声之列,但是五声没有鼓的协调就不能和谐;水不在五色之列,但是五色没有水的调和就不能显现;学习不在五官之列,五官没有通过学习就不能把事情办好;老师不在五服之列,五服之内的亲属没有老师的教导就不知亲近。

评析

本节阐述“比物丑类”的重要性。学习不仅要有感性认识,更要有理性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具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的能力,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鼓声与五音似乎关系不大,如五音没有鼓声的协调,就不会形成和谐优美的音乐,从这一意义上讲,鼓声与五音就有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19.原文

君子曰:“大德[1]不官,大道[2]不器,大信[3]不约,大时[4]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注释

[1]大德:最高的道德。

[2]大道:最高的学问。

[3]大信:最高的诚信。

[4]大时:最好的天时。

译文

君子说:“最高的道德不局限于任何一官,最深的学问不拘泥于任何器用,最大的诚信不需要订立盟约,最好的天时四季并不一致。对于这四种情况搞清楚了,就可以有志于学习了。”

评析

本节论述为学的最高境界。古人治学,超越了具体的事物,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探求隐藏在万事万物之中的最本原的道。

20.原文

三王之祭川[1]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2]也,或委[3]也。此之谓务本。

注释

[1]川:河流。

[2]源:源头。

[3]委:水流汇聚。

译文

夏商周三代之王祭祀河流的时候,都是先祭祀黄河,后祭祀大海,一个是河流的源头,一个是河水的汇聚之处。这就叫做努力追求根本。

评析

读书治学应力求根本,不追求枝末。那么读书治学的根本是什么呢?作者以黄河大海作比喻,参求儒家的治学标准,不难理解,读书治学的终极目的是如何做人。当今的应试教育,只知教书,不知育人,致使人口素质越来越低,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