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712—770

【介绍】: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至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即诞生在巩县东的瑶湾。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出身于官僚家庭,但幼年时,家境已经衰落。他自幼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奉儒守官”、“立功立言”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杜甫七岁即能赋诗,十四岁已出游翰墨场,其诗文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

20岁至35岁间,杜甫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开阔了视野。33岁时,在洛阳与大诗人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杜甫都受到李白的影响。天宝五年以后,杜甫寓居长安近十年,进取无门,长期困顿。他一再投诗干谒渴望在政治上寻找一条出路,直至天宝十四年十月,才被朝廷任命为河西尉,不受,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正在奉先,为避乱,他辗转来到白水,又到鄜州羌村安置了家眷,随后只身奔赴肃宗即位的灵武,途中被俘解回长安,因官职卑小而幸免于难。天宝十六年,杜甫逃出长安抵达肃宗行在凤翔,被任为谏官左拾遗。不久,因房琯事件,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经秦州入蜀,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广德二年,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失去依靠,便携家眷乘舟东下,迁往夔州,后在江陵、衡州一带辗转流离,最后病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终年59岁。有《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繁荣昌盛转入衰落动乱的时代。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化,仕途又屡遭挫折,生活困窘动荡,因而对社会现实有了逐渐深刻的认识,对黑暗的政治日益不满,对广大人民的不幸遭遇怀有深切的同情。杜甫一生“穷年忧黎元”,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他恪守儒家传统,其进步的政治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忠君思想始终联系在一起。杜甫传世作品有诗歌一千四百余首,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危机、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腐朽,激烈地抨击了藩镇割据和安史之乱的罪恶,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诚挚情怀。因杜甫的许多诗篇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所以被世人称之为“诗史”。杜甫的代表作有《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丽人行》、《春望》、《悲陈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和“三吏”、“三别”等。

杜甫继承和发扬了自《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使诗歌创作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把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引上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成熟的新阶段。杜甫兼工众体,尤以古体和律诗见长。他的诗不仅题材广阔,风格多样,而且用典精当,诗律工稳,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封建时代被推为“诗圣”和集大成的诗人,衣被所及,历代受他影响的诗人、作家是不胜枚举的。诗人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历代的仁人志士以巨大的鼓舞,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代诗人们追慕企及的最高典范。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中唐时白居易等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产生推动作用,自白居易以后,又一直贯注到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中来,从而形成了晚唐的现实主义诗派。宋代以后的许多诗人,如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陆游,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李梦阳,清代的屈大均、沈德潜等,都无不以杜甫为宗,虽有的人由于自身的局限而仅得杜甫的皮毛,而卓有成就的诗人们却继承了杜甫诗的真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