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619—1692

【介绍】:

明末清初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因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1648年,清军进入湖南,他在衡山组织义军,阻击清兵南下。失败后,到广东肇庆,由瞿式耜荐举,任南明桂王政权的行人司行人小吏。因以反对王化澄被迫害,经人营救脱险。桂林陷落,式耜殉难,他隐遁在湘西,伏居瑶洞,刻苦研究,勤恳著述40年,“完发以终”。他的著作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俟解》、《黄书》和《噩梦》等。

王夫之学识渊博,对中国学术思想做过精深研究,有独到见解。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他说:“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张子正蒙注》卷一)。“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同上)。宇宙间除了“气”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气”是唯一绝对的存在。在他看来,“气”是不断变化的,但有聚散的不同。指出“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其聚而出为人物则形,散而入于太虚则不形”(同上)。这是说,“气”聚则明显,就是有形;“气”散则幽隐,就是不形。“气”的“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缊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絪缊之常性,非幻成也。”(同上)认为“气”有形态的变化,“气”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增不减。他继承和发展了张载气本体论思想,反对朱熹把“理”看作是万物的本原。说“气者,理之所依也,气盛则理达。”(《思问录·内篇》)认为“理”依赖于“气”,无“气”也就无“理”,“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理”在“气”中,“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同上),肯定“气”是根本的,离“气”则无“理”,“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张子正蒙注》卷五)“气”是本体,“理”是规律。驳斥了程朱的“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理学。在“道”与“器”的关系上,认为“器”是根本的,“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卷五)所谓“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道”,就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道者,天地人物之道理。”(《张子正蒙注》卷一)认为世界上只有“器”是唯一的存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周易外传》卷二)就是说,“道”属于“器”的,“无其器则无其道”,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辩证法思想。说“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张子正蒙注》卷一)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源,都用阴阳二端的摩荡、交感的作用加以解释和说明。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分一为二”,即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矛盾双方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而不可分离,“合二以一”。指出“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周易外传》卷五)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说“两端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思问录·内篇》)又说:“非有一,则无两也。”(《张子正蒙注》卷一)没有统一性,则不能构成矛盾。他既强调“分一为二”,又强调“合二以一”。这种辩证法的思想,实为超过前人之创见。还论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静也,动之静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思问录·内篇》)静止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不是绝对的静止,也在运动。运动则是太虚所固有的属性,是永恒的,绝对的。在肯定事物是永恒运动的同时,又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观点,认为宇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思问录·外篇》)认为“日新之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故致新。如果“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同上)在认识论上提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思想,肯定“能”是“所”的反映,“能”必须符合“所”,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还批驳了朱熹的“知先行后”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主张“行”是基础,只有通过“行”,才能获得“知”,“由行而行则知之”,“由知而知所行”(《读四书大全说》),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还强调“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势之所趋”,“理”之必然。肯定历史是进化的,有规律的。

王夫之一生坚持唯物主义战斗精神。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但其主要贡献还是哲学,把古代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高峰。他的思想,对后来唯物主义发展有很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