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的故事从八世纪就在民间流传,十一世纪以咏唱形式传播,大约在十二世纪形成为文字形式。它有很多抄本。史诗用当时民间语言诺曼语写成,共二九一节,四〇〇二行。故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曲,写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反抗阿拉伯侵略,远征西班牙。经过七年征战,征服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国土,只剩下萨拉哥萨山国尚未征服。萨拉哥萨国王马西尔遣使求降,查理大帝接受其侄子罗兰的建议,指派罗兰的义父伽尼龙为谈判使臣。因这项使命有危险,伽尼龙对罗兰怀恨在心。在谈判时他叛变,并为马西尔献计献策,设计陷害罗兰。第二部分是高潮,写查理大帝采纳叛徒伽尼龙的建议,在班师回国时让罗兰带兵掩护。罗兰和他的二万精兵被早已埋伏好的马西尔的四十万大军包围,寡不敌众。众将士浴血奋战,全军覆灭。当查理大帝回军支援时,罗兰已壮烈牺牲,着重突出了罗兰的顾全大局、英勇献身的封建爱国精神。第三部分是尾声,写查理大帝挥师扫荡敌军,完成统一大业,并在回国之后将叛徒伽尼龙处以四马分尸的极刑,为罗兰报仇。这部史诗有一定历史根据,反映从七六八年至八一四年间当政的查理大帝的长期征战。查理大帝是新兴封建阶级统一国家的象征和理想,他和罗兰的作为,客观上与劳动人民要求统一、安居乐业的愿望相一致,符合历史进步的要求。所以恩格斯认为《罗兰之歌》“歌唱了查理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法兰西的统一——一个还不存在的、理想的封建王国”。罗兰是爱国、忠君、英勇善战、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理想骑士。当时的王权代表统一,因此,忠君和爱国密不可分。史诗中的护教忠君思想表明封建统治阶级同宗教的合流,但诗中浓郁的爱国思想甚至在反法西斯斗争时期也曾鼓舞过法国人民。史诗中人物性格鲜明,叙事明快,描写简炼,风格朴素。诗中采用了很多对比与重叠的句法,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