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后汉书》

《后汉书》是继班固《汉书》而作,由南北朝时期的宋宣城太守范晔等人所撰,所以又称《续汉书》。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曾为宋武帝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迁至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432年)王妃去世,他在深夜以饮酒、听挽歌为乐,从而触怒刘义康,被贬职为宣城太守,从此郁郁不得志,遂专心撰写《后汉书》。后又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的权力之争,于元嘉二十二年以谋反罪被杀。

司马彪(?—306),字绍统,温县人。是《后汉书》的另一作者。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少时笃学不倦,但因行为不端,喜好女色,被其父斥责,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从此不事交往而专心着述,撰写了《后汉书》志的部分。

范晔所撰写的《后汉书》现仅存十纪、八十列传,十志没有完成范晔便被杀去世了。八志三十卷由梁代刘昭继晋司马彪《续汉书》补入,与范晔《后汉书》合为一书,共一百二十卷,即现在的通行本,包括本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志八篇三十卷。由于《后汉书》的文章是“正史”中有数的佳作,所以后人常把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汉之“四史”,被奉为史学的正宗。范晔也与司马迁、班固并称。

一、《后汉书》的特点

体例上,《后汉书》纪、传的编次与《汉书》有所不同,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的《外戚传》,皇后由传改为了纪。传在《史记》、《汉书》已有的《循吏》、《酷吏》、《儒林》、《四夷》四传之外,新创立了七篇类传,包括《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这都是根据东汉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风尚设置的。范晔创造性设置的这些类传,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大多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效法。

叙事上,范晔不以时代先后编次,而是采取以类相从的方法,这是非常适合史学的体式。同时,范晔还运用独创的一些类传,将同类人物纳入一编,如专记妇女事迹的《列女传》,选择“才行”优秀的各个类型的妇女,为她们写传记。蔡文姬收入了《列女传》,后来的部分史学家认为蔡文姬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妇德,改过嫁,不应收入《列女传》,从中可以看出范晔独到的史学观。后世的一些史书把《列女传》改为《烈女传》,变成了褒扬“三纲五常”的贞妇烈女的碑文,史学见识远不及范晔。另外,其他人的传也像《列女传》一样以类相从,而不是以年代先后编入。如后汉初期的王充、后汉末年的王符和仲长统,尽管他们不是同时代人,但是因为都擅长着述,并且不重功名利禄,所以三人列为同传。又如,张纯与郑康成都以经学见长,虽然不是同时代,但也将他们合为一传。再如,《卓茂传》历叙拒绝与王莽合作的孔休等五人。《束历传》中,附叙一同谏废太子的刘玮、薛皓等十七人,这些人虽然不能各自立传,可是事迹又足以令后人效法,为不埋没他们的姓名,于是为一人立传,而其他人则用“类叙法”,附见于一人传内。这种言简意赅的叙事方法,非常值得后世借鉴。

二、《后汉书》的局限

《后汉书》在“本纪”之外,又创立“皇后纪”,叙述临朝称制的皇后的同时,又叙述其他各后,被历史学家们讥讽为赘设。在部分篇章,如《风俗通》、《抱朴子》中,范晔竟把许多诡异无稽的传说列于传中,给人以稗史、小说的感觉,完全偏离了信史。另外,各种赞辞,过于瑰丽纤巧,有失史体。

范晔对黄巾军农民起义也不像司马迁那样持赞赏的态度,而是予以了贬抑,如未对张角兄弟立传,而是附在了皇甫嵩传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