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及其《琵琶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高明(?—1359),元末著名南戏作家。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为东嘉先生,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年不详。其弟高旸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高明的生年当距此不远。他出身于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祖父、伯父都是人。高明本人工诗文、词曲,并善书法,少时即以学识渊博名重乡里。交游多为当时名士。年轻时曾励志仕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曾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等职。方国珍起义时,他被调任浙东阃幕都事,参与“平乱”,因与主帅“论事不合”,而“避不治文书”。至正十二年(1352),方国珍受“招抚”,他也以任满告归。经此“忧患”之后,高明决计退隐,但不久又被调任为江南行台掾,转调福建行省都事。方国珍曾强留他于幕中,又请其为子弟执教,高明皆力辞不就,随即解官,旅居于宁波的栎社,闭门谢客,以词曲自娱。他的名著《琵琶记》即于此时写成。后朱元璋攻陷浙东,曾征召高明,他以老病不出,不久即病死了。高明为官清正,为人耿介,主张清明政治,是个尊崇儒家正统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一方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对人民的疾苦有所同情;一方面又有浓厚的封建伦理思想。除《琵琶记》外,高明还著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佚)及诗文集《柔克斋集》二十卷(大部散佚,今仅存五十余篇)。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民间戏曲《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把“(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情节,改为蔡伯喈“全忠全孝”。剧中的主人公蔡伯喈名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曾任中郎将。他的生平事迹中并无《琵琶记》或《赵贞女蔡二郎》类似的经历。《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是在民间传说中产生的。《琵琶记》写的是陈留郡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两月便被蔡父逼至京城赴试,得中状元后,牛丞相要招他为婿,他辞谢未准,被迫入赘牛府。继而又向皇帝陈情辞官,皇帝不准。这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相继饿死。赵五娘祝发买葬,麻裙包土自筑坟台,埋葬了公婆,然后身背琵琶,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幸赖牛氏贤德,使得他们夫妻重聚。最后以一夫二妻归家庐墓,一门旌表结束。高明创作《琵琶记》的目的十分清楚,在剧本的副末开场中就有所交待:是为了宣扬风化,为所谓“忠”、“孝”的封建道德立言。因此作品中充斥着封建说教。但由于作者的思想、世界观有其进步的一面;他又以严肃的、忠于现实的态度来进行创作,而且在作品中还保留了原民间创作的精华,所以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来说,并不与作者的主观意图完全吻合。作者所设计的“三不从”情节(即不赴试蔡公不从,辞婚牛相不从,辞官皇帝不从),目的为了表现蔡伯喈的“全忠全孝”,却恰恰揭示了蔡家悲剧的成因,暴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矛盾。而且作品把荒年中农村生活的惨象、下层官吏鱼肉乡里的情景和牛府骄奢淫逸的豪华生活相对照,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苦难,也有力地突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这也正是元末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普通妇女赵五娘的形象。为供养公婆,她吃糠充饥;为安葬公婆,她祝发买葬,麻裙包土,自筑坟台……这些感人的行动,已远非作者企图宣扬的封建孝道所能概括。作品不仅表现了赵五娘刚强、深沉的个性,同时也体现了在封建制度下,我国妇女勇于承担苦难、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她们善良、淳朴、勤劳、坚忍、尽责等美好品质。《琵琶记》的结构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以对比的方式来处理戏剧冲突,全剧把蔡家的悲苦和牛府的豪奢相对比,交错展开,这就突出了矛盾冲突,加强了悲剧气氛。《琵琶记》能够细腻深刻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状态,如《吃糠》一出,赵五娘以糠自喻,所表现的艾怨,就把她的心理体现得委婉尽致。作者所运用的语言,具有洗炼自然、朴素无华的风格。无论曲、白都接近口语而又富于文彩。人物的语言也都能切合其身分、气质。《琵琶记》是明代传奇的先导,对后世的戏曲有着深远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