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布莱希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布莱希特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德国剧作家、人。1898年2月10日生于奥格斯堡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早年学过哲学,后改修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时,被推举为奥格斯堡士兵委员会成员。革命失败后创作了剧本《夜半鼓声》 (1919),1922年在慕尼黑话剧院上演,同年获“克莱斯特奖金”,从此引起德国戏剧界注目。1923年和1924年先后被骋为慕尼黑话剧院导演兼艺术顾问和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这时他受艾尔文·波斯卡托“时代戏剧”实验的启发,开始探索戏剧革新道路。1926年研究《资本论》,进入柏林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并开始以马克思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戏剧尝试。1933年希特勒攫取德国政权后,布莱希特被迫离开德国,侨居国外,曾主持在莫斯科出版的德文杂志《发言》。1948年10月回到东柏林,主持和领导“柏林剧团”,继续进行“史诗剧”的实验。1956年8月14日逝世。

布莱希特是一个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流亡国外仍积极参加斗争。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是在这些岁月里完成的。其重要作品有剧本《三分钱歌剧》(1928)、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939)、《伽利略传》 (1939)、 《高加索灰阑记》 (1945)和诗集《家庭格言》 (1926)等。他同时还写有多种长短篇小说。布莱希特的理论著作主要是1948年归国途中于瑞士写下的《戏剧小工具篇》。这是一篇系统地阐述他的“科学时代的戏剧”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此外,他在自己的剧本跋文中也表述过一些艺术见解。布莱希特十分重视戏剧的倾向性和社会作用,主张为真理,为人类服务。他把戏剧分为两种。一种是偏重诉诸观众情感的传统的戏剧性戏剧,也称“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种是偏重诉诸观众理性的“史诗剧”,这种戏剧让观众借助对剧情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布莱希特一生致力于这种“史诗剧”的试验和实践,并创造了一种以“间离效果”为核心,包括剧本结构、舞台美术、导表演三方面内容的表演体系。所谓“间离效果”,就是有意识地在演员与角色、观众与剧情、剧情的事件之间、作为综合艺术的各门艺术之间等制造一种距离,使观众能以理智的“旁观者”眼光作出分析判断。

布莱希特认为, “艺术服务于人类的娱乐”,传统的戏剧以娱乐为目的,使观众进入“入迷”状态;到了科学的时代,戏剧应体现“时代应有的娱乐”,这就要借助“间离法”,让人们去认识生活和生活的规律, “使辩证法成为享受”。所以他晚年又称“史诗剧”为“辩证戏剧”。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一种关心重大社会题材、强调教育性、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戏剧美学。布莱希特既有自己的拥护者,也有自己的反对者,其中也不乏歪曲,这些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他对当代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