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的内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尔雅》

《尔雅》是一部独特的儒家经典,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杂采多家的训诂材料,逐步汇编起来的一部解释字义的词典。对《尔雅》的书名,历代有多种解释,刘熙在《释名》中说:“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近正”,指释词上以标准语解释方言俗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它是一部训诂书。

《尔雅》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汉文帝时曾为《尔雅》立传记博士。刘歆立古文经于学官时,曾征募“能为《尔雅》者千余人”。唐代文宗太和年间石刻经书时,《尔雅》就被列入原“十一经”之中,成为“十二经”。

作为一部辞书,《尔雅》本来是为帮助理解经书而产生的,之所以被列入“十三经”,一方面取决于它自身的内容与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它与其他经书的关系。《尔雅》内容主要有训释语词和训释名物两大类,它不仅对研究诸经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研究古今语言和名物的演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六朝人称它为《诗》、《书》之襟带(刘勰《文心雕龙》),宋代人称之为“六籍之户牖,学者之要津”(林光甫《艾轩诗说》),清代人称之为“训诂之渊海,‘五经’之梯航”(宋翔风《尔雅郭注义疏序》),这都说明了《尔雅》与诸经密不可分的关系。

《尔雅》虽然是字书,属于“小学”,但对于解释经典,其作用与“三传”、《礼记》基本一致,所以被列入经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尔雅》的内容

《尔雅》现存十九篇,每篇一类,共十九类。十九篇分别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乐》、《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共解释词二千二百零四条,一万三千一百一拾三字。后代学者把它们分为五大类别。

一、语言类

这包括前面的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主要解释古文献中的一般语词。

前两篇以释单音词为主,一般用直训的方法;后一篇以释复音词为主,基本用义训的方式。具体又分为:

1.《释诂》

“释诂”的意思是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或者是用通用的语言解释方言土语。《释诂》的训释特点是,把若干个同义语词汇集在一起,用一个常用语词解释。例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傲、落、权舆,始也”,这十一个语词的含义只用一个语词“始”进行解释。

2.《释言》

“释言”是用当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通用的语言解释方言。“言”,这里是常用语词的意思,基本上是单音词。《释言》大多用一对一的方法解释单词,即以一个单词解释一个。

3.《释训》

“训”的意思是解释词义。《释训》主要是解释一些复词的词义。这些复词大多数是叠词,其余是连绵词以及四字一句的语词。这些复词多数是《诗经》中的语词。

二、人文关系类

这一类只有《释亲》一篇,虽然是关于亲属称谓的解释,但所表示的亲属关系却是社会人文关系的反映。通过这些关系可以看出,宗法社会的基础便是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庞大的宗族。它把亲属关系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个部分。有些称谓词至今仍在沿用。

1.宗族

宗族又称为父党,指父系的亲属。中国传统是宗法社会,非常重视父系血统的宗族关系。

2.母党

母党指母系亲属。父系社会强调的是男性血缘关系,母系属于外姓,因此,称呼母亲的直系尊长都冠以“外”字。

3.妻党

妻党指妻子方面的宗族。这一部分,一方面解释对妻子宗族的称谓,另方面还解释了男子对姑、舅、姊妹的孩子,以及女子对兄弟的妻、子,姊妹的丈夫、丈夫兄弟的妻子的称呼。这部分的称呼,多数与现代不同。

4.婚姻

婚姻是指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关系。

三、建筑器物类

这一部分共有三篇:《释宫》、《释器》、《释乐》,对建筑、器物、乐器、音阶的名称进行了解释。

1.《释宫》

“宫”的含义在先秦和“室”是一致的,都指房屋、住宅,秦、汉以后,才成为了帝王宫殿的专用词。此篇主要解释宫室的总体名称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也解释了与之相联系的道路、桥梁的名称。通过这些名物解释,可以了解我国上古时期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以及建筑的面貌和工艺水平。它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珍贵材料。

2.《释器》

主要解释生活器用以及服饰、饮食的名称。器用包括:各类盛器,青铜礼器,酒具等。通过这些器用的记载,能够了解上古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服饰名称的记载,可以了解上古衣服的样式、人们的饰物佩戴等。从各种饮食名称的记载,可以看到上古的饮食文化。

3.《释乐》

解释乐器的名称和五声音阶的名称。记载的上古乐器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它们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吹奏乐器(陶制)、敲击乐器等。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是宫、商、角、徵、羽,基本上与现代音乐简谱的1、2、3、5、6对应。这部分记载,对于古代乐器及音乐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天文地理类

这部分包括《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五篇,主要解释天文地理方面的名词。这些释词,反映了上古的天文、历法知识,较全面地记载了中国上古时期的基本地理面貌。

1.《释天》

主要解释天文、历法、气象方面的词语,分为:四时、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十二类。“四时”:“时”的意思是季节,“四时”即四季。古人认为天的形状像穹隆,色苍,所以称天为苍穹。四季的天各有名称:春天叫苍天,夏天为昊天,秋天名旻天,冬天称上天。一般简称为天。“祥”,指吉祥的征兆。古人认为,四季的气是不同的,它们各有别名:春叫青阳(气清而温),夏为朱明(气赤而明),秋名白藏(气白收藏),冬称玄英(气黑而清英)。四季之气和畅,叫做玉烛。气形成风,气和则风祥。祥风的名称:春叫发生,夏为长赢,秋名收成,冬称安宁。四季之气和平通畅,叫做景风。“灾”,泛指自然灾荒。粮食作物不熟叫饥,蔬菜不熟为馑,水果不熟为荒。“岁阳”的“岁”指岁星(木星),岁星由西向东运行一周便是一年;“岁阳”是指用十个天干数的纪年。“岁名”的“岁”,本来是指收获庄稼,作物成熟的周期通常是一年,“年”便被引申成为时令的周期。“月阳”、“月名”都是月的别名。“月阳”是指古历用天干纪月,“月阴”是十二个月的别名,二者结合可组成六十个月的别名。但即使在古代也很少使用。古人纪月,一般也是以数字表示。“风雨”是解释风和雨的各种名称,如:南风称凯风,东风称谷风,北风称凉风,西风称泰风;霹雳称霆,久下不停的雨称淫或霖,雨停称霁等。“星名”是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星座的名称。如二十八宿是指黄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把它们分成四个方位,每方七宿,用动物形象称代就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各星宿还有各自的专名:北极星称为北辰;金星早晨名为启明星,黄昏称为太白或长庚星。我国古代的天文知识,居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祭名”,是解释四时的及不同祭祀对象的祭祀名称。“讲武”,是解释田猎、习武的一些名称。四季田猎各有名称:春猎称蒐,夏猎为苗,秋猎叫狝,冬猎名狩。又因田猎以冬季为主,所以通称为“狩”。练兵出发的时候,年轻力壮的在前;返回的时候,年轻力壮的在后。“旌旗”解释各种施帜的形状、规格、色彩、图案。

2.《释地》

解释地理方面的名称。有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等名称。“九州”是我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划。本篇所记与《尚书·禹贡》、《周礼·夏官》、《吕氏春秋·有始览》、《汉书·地理志》中的九州不完全相同,这是由上古时期行政区域的变化所致。这里所释的九州是:

冀州:区域相当于现代的山西省大部、河南省黄河以北、山东省西北和河北省东南地区。

豫州:河南省黄河以南至湖北省南漳县以西这一区域。

雍州:区域在今晋陕间的黄河以西,包括陕、甘、宁的部分地区。

荆州:自荆山至衡阳,区域包括湖北大部分至湖南中部地区。

扬州:在江(长江)之南。

兖州:在济(济水)、河(黄河)之间,包括今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东南部及山东省西南部的地区。

徐州:在济之东,从泰山以南至淮北,东滨黄海,区域包括现代的鲁南、苏北、皖北地区。

幽州:古燕国属地,区域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的西部地区。

营州:属战国时的齐国(《禹贡》称为青州),区域包括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

“十薮”,“薮”,指湖泽,是古代十大湖泽的名称及其所在。鲁有大野:故地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现已不存。晋有大陆:在今河北省钜鹿县,现已不存。秦有杨陓:在今陕西省,具体位置不详,现已不存。宋有孟渚: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楚有云梦:在今湖南省益阳和湘阴以北、湖北省安陆和江陵以南、武汉市以西,现已不存。吴越有具区:又名震泽,即今江浙两省之间的太湖。齐有海隅:海隅是海滨的意思。燕有昭余祁:又名大昭、昭余,位于现代的山西省介休县东北、祁县西南,现已不存。郑有圃田:又名原圃,故地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现已不存。周有焦护:故地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北,现已不存。这十大湖泽,唯有太湖存在,其他因泥沙淤塞已变成了平原。这些记载,对了解环境生态的变化以及进行水文地质考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陵”,“陵”指大的土山,这里解释的是传说中的上古八个大陵的名称,现已不存。梁、坟(堤、岸)也归入到这里。释文“坟莫大于河坟”,说明当时的黄河已有高大的堤岸。

“九府”,解释“九方”的玉石、犀角、象牙、皮毛等宝藏和特产。

“五方”,解释传说中“五方”所出产的怪异之物,如东方的比目鱼、西方的比肩兽等。

“野”,解释郊野、耕地的名称。根据离都邑的远近,从近至远,邑外称郊,郊外称牧,牧外称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埛;根据地势的高低,低湿处称隰,大野叫平,宽广又平坦叫原,高而平叫陆,大的陵称阜(土山),大阜称陵,大陆称阿;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叫原,其次是阪(坡地),再次是隰;第一年耕种的农田叫菑,第二年的叫新田,三年的熟田叫畲。这反映了古人对土地耕种知识的掌握。

“四极”,是当时对九州之外的边远国家的称谓。

“四荒”,对四方荒远的地方的称呼。东方为“九夷”,北方为“八狄”,西方为“七戎”,南方为“六蛮”。

3.《释丘》

这部分包括“丘”和“崖岸”。“丘”,指自然形成的小土山或高地。古人常常利用土丘挖窑洞居住,所以对土丘的区分非常细致,主要有:敦丘(一层)、陶丘(二层)、昆仑丘(三层);上有田亩的称亩丘,丘顶可以存贮雨水的称泥丘,水环绕的称为埒丘等等。“崖”,指水边的岸。古人生产条件有限,所以离水不能太远,对崖岸的区分也就较细致。上面平坦下面陡峭的崖岸称滣,水岸向内弯曲的称噢,向外弯曲的称隈,高大的堤岸(坟)称大防等等。

4.《释山》

“山”,古时指大的石山。古时经常发生水患,古人居住地多依山或陵,所以对山的观察和区分也比较细致。根据山的不同特点,名称也不同,如:大而高的山称为崧,山小却高称为岑,相连接的山称为峄,孤立的称为蜀,狭长的称为峦,重峦叠嶂称为陟,土戴石称为崔嵬,石戴土称为礓,山脊称为冈,山顶称为冢,山脉中断处称为陉,两山之间水沟称为涧,山西面称为夕阳,山东面称为朝阳等等。

5.《释水》

《释水》解释各种水的名称,分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

“水泉”解释泉和水及涉水等的名称,如:泉水时有时无称为谶,泉水涌出称为滥泉,泉水由上往下流称为沃泉,反映了古人与泉水的密切关系;还解释了部分河流的着名支流,如:黄河的支流称为澭,汶水的支流称为灛,洛水的支流称为波,汉水的支流称为潜,淮水的支流称为浒,长江的支流称为沱,颍水的支流为沙,汝水的支流为濆。四条入海的大川称为四渎:江、河、淮、济。(后来,淮河流入洪泽湖)这里记载的河流,部分水道已改变,部分支流已湮废,但这些记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上古水系的基本面貌。渡水的解释:步行渡河为涉,水浅不及膝需提起衣服涉河称为揭,水深过膝连衣涉河称为厉,游过河称为泳,逆流而上称为溯洄,顺流而下称为溯游,横渡称为乱。

“水中”是解释人可居住的水中陆地的名称。水中陆地称为洲,小洲称为渚。

“河曲”解释的是黄河中上游河道的曲折情况,说明黄河源昆仑山基部的水流较清(色白),沿途一千七百条河流汇成一条大河,流经黄土高原夹带上了泥沙(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

“九河”解释黄河下游九条支流的名称。因黄河下游多次改道,九河故道久已湮废,现已难考证。

地理类记载的这些名称,不仅是研究古书的训诂材料,而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地理的基本面貌,有关水系、地貌的原始记载对现代地质、地貌的研究仍有参考价值。

五、植物动物类

植物动物类包括《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七篇。这一类释词占其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

1.《释草》

《释草》,解释草本植物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粮食、蔬菜、观赏植物、野生植物等。粮食作物的解释,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有粢(稷)、粟、豆、稌(稻)、麦诸类。菜蔬类作物的名称较多,反映了上古粮食较匮乏,人们以瓜、菜替代,主要有:英(萝卜)、彤莲(茭白)、荠、葑(芥菜)、芹、蒉(苋菜)及匏、瓞等。观赏植物有:荷花、蔷薇、兰花、凌霄等。野生植物占的篇幅最大,主要有三类:(1)在饥荒年月可食用的野菜,如:葥(扫帚菜)、荼(苦菜)、茭(马蕲菜)、莱(茹菜)、薇(野豌豆)、拜(灰菜)、蕨等。(2)药草,如薜(当归)、术(白术、苍术)、萑(益母草)、艾、莎(香附子)、茉莒(车前子)、苓(茯苓)等。(3)生活日用的:可作染料的菉(黄色)、茜(红色)、藐(紫色)、葳(蓝靛)等;用来编织的,黍蓬、莞(蒲草)可编席、垫,苔草可编衣、雨笠,薜(野麻)、芒可制绳索、草鞋;用于建筑的茅、狼尾草等。《释草》对研究古代植物和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释木》

《释木》,解释木本植物的名称。主要有乔木、灌木、果木三类。乔木包括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桧、椴、杉、桐、枫、槐、栩(栎)、柞及榆类、檀类,属落叶乔木。柏、楠、栲(臭椿)、柚、枞等属常绿乔木。乔木可作为建筑材料,或用来制作家具、棺木、车辆,或用来养蚕,或食用其果实。灌木有杞(枸杞)、芫、牛棘、常棣、袍、椴(花椒)等,这些灌木可入药。果木有:别(栗树)、甘棠、梭(类似苹果)、机(山楂)、萝(山梨)、楔(樱桃树)、桃、李、枣、梨、木瓜以及苦荼(茶树)等。当时人们所认识的木本植物,以具有建材、药用、食用等经济价值为主。

3.《释虫》

《释虫》记述昆虫的名称和特性。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便积累了一定的辨识危害林木、作物等害虫的知识。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注意到防治虫害。害虫主要有:彀(蝼蛄)、蜚(食稻花小飞虫)、蛄蜣(屎壳郎)、蝎虫(果木蠹虫)、蠰(桑树蠹虫)、蝗虫、螳螂、蛾、螟等。危害人体的害虫有:蒺藜(蜈蚣)、蛭(蚂蟥)、土蜂以及螫人或蛀食衣物的各种毛虫等。还有各种常见的昆虫,如:蝉、蚁、蟋蟀、蚵烃(蜻蜓)、蜘蛛、蜉蝣等。这里还从形体特征上把昆虫分为两大类:“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这是把“虫豸”作为昆虫通称的开始。

4.《释鱼》

《释鱼》是对水生动物名称的说明。分三部分:前面是鱼类,中间是贝类和杂类,后面是两栖和爬行动物。当时辨识的鱼类主要有:鲤、鳣、鰋(鲇鱼)、鳢(黑鱼)、鲩(草鱼)、鰼(泥鳅)、鮤(刀鱼)、鲂、鳌、藁(大虾)等。

5.《释鸟》

《释鸟》是关于禽鸟类名称的解释,部分还说明了形态和习性。说明了禽和兽的区别特征:“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对禽的雌雄作了区别:“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当时辨识的禽鸟,范围已经很广,有鹰雁类、枭类、水鸟类、燕雀类,以及雉(野鸡)、鹅、鸭类等。凫(野鸭)与雉归为一类,当时鸭、鹅还没有普遍饲养,不属于家禽。

6.《释兽》

《释兽》解释各种兽类的名称。分寓属、鼠属、齸属、须属四类。

“寓属”,指生活在地面和树木上的兽类。主要有:麋、鹿、糜(獐)、麝、狼、兔、虎、貘(白豹)、麂、熊、罴、狻猊(狮)、蓊(高原野羊)、兕(独角野牛)、羚羊、犀牛、獾、猬、狐、豺、狒狒、猩猩、各种猿猴,以及传说中的麒麟等。

“鼠属”列出了鼹鼠、田鼠、家鼠、松鼠等十三种鼠名,反映了当时对害鼠已有较细的辨别和认识。

“齸属”,解释牛、羊、麋鹿等反刍动物。

“须属”,“须”原指休息或喘息的动作,这一部分说明人、兽、鸟、鱼休息或喘息的动作,没有解释动物名称。

7.《释畜》

《释畜》解释各种家畜名称、形体特征和习性。分为马属、牛属、羊属、狗属、鸡属、六畜诸类。

“马属”的内容最多。马与古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因而对马的区分非常详细。当时讲究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马匹。

“牛属”按照牛的长幼、大小、毛色、角状形体特征,释牛名和有关名称。其中的爆牛、夔牛是野牛,把它们归入畜类,表明当时已经对野牛进行了驯养。

“羊属”解释各种羊的名称。古时“羊”字泛指白羊,黑羊称为夏羊。

“狗属”解释各种狗名。古代通常把大狗称为犬,小狗称为狗,但有时又通用。

“鸡属”只说明一种名为蜀的大鸡。

“六畜”,是当时人们饲养的马、牛、羊、彘、狗、鸡六种家畜、家禽。彘,即猪。

以上这些动植物的解释,既记录了古人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认识,又反映了当时动植物学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当时动植物的状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