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的运用《抒情性议论》文学写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抒情性议论

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不仅可以说理,用以表达作者对某人某事某景的理性感受,还可以用作抒情。议论说理与描写、抒情相结合,这样的议论不仅能让人认识道理,同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例如,路遥《人生》中,巧珍面对高加林的爱情背叛并未像别人以为的那样“寻短见”或变“成个神经病人”,但不管走出失恋的泥淖有多艰辛,巧珍“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里,叙述者即使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志和主张,抒情和议论密不可分。

再如韩静庭的散文《爱藕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于世间,便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雪,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牙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生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牙,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地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谁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这篇散文为咏物之作,但作者没有花多的笔墨去描写藕的形象和它的生存环境,而是用“说”的方式,即更多地用议论来评价藕“贞洁操守”的品格,入药治病、孕育嫩荷、哺养幼儿的特殊作用和奉献精神。作者的议论是形象化的,并与局部的描写相结合,使议论变得更生动而活泼。文章从不满于昔日的诗人们厚此薄彼的议论入手,顿时涌起感情的层层波澜,一泻直下,关注全篇,对那养育莲花的母亲——玉藕作了最真挚热情的歌颂。而卒章的议论笔锋一转,道出作者为文的动机和主旨。原来,作者着意于对玉藕形象的描绘和言说,是企图通过一种象征形象,唤起读者对“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深情礼赞以达到作者抒情的目的。读完全篇,我们不是对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有了更强烈的爱和更深刻的理解吗?在这片华美多情的文章里,我们不难看到议论能发挥的抒情作用。

用议论来抒情,既可是偏重形象化的,也可是偏重说理性的,前者抒情较易,后者抒情较难。因为形象化的议论有所比附和寄托,说理性的议论显得抽象。要使说理性的议论达到抒情的目的,就要善于融情于理。林觉民的《与妻书》里情理交融的表现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4月27日,他在广州起义中,加入敢死队领先袭击总督衙门,中弹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五岁。这是他在起义前三天,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作者是饱蘸着血泪留下来这些文字的:“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忍悲为汝言之”,悲痛之极而又强忍着悲痛来写,使人读来尤其不能平静。这里所记述的,不是空泛的说理,而是作者集中自己全部情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亲人遥遥告别,倾诉自己人生理想和对妻子的爱情。作者在向妻子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时,无保留地传达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又告诉妻子,正因为“吾至爱汝”,所以“用于就死”“不顾汝也”,并恳求妻子“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为了要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志向和爱情,就必须把“用于就死”的道理讲清楚,因此文中说理和言情融为一体,以明理之言诉情,以含情之笔说理。本文虽重在说理,但浓烈的爱国爱妻之情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所以这封书信被誉为“20世纪最美的情书”。

人的感情总是有意识的,融情于理,可使读者不仅了解你的感情,而且了解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散文大家秦牧在《土地》中,用抒情性议论做小结和过渡,一步步渲染了人民获得土地之后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对母亲一样的大地的感恩之心,同时也一层层强化了土地只有回到人民手中才能日新月异地发展的观点。

“呵!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许许多多被殖民者奴役着的地方,也正在进行着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土的斗争。呵!一寸土,一撮土,在这种场合意义是多么神圣!”

“几千年来披枷带锁的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变化是多么神速呵!你试展开一幅地图,思索一下各地的变化,该有多么惊人。”

抒情性议论如能巧妙借用情景交融并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将会获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感人至深的效果。例如,简媜的《四月裂帛》里谈她对文学的感慨:“我轻轻地笑起来,文学,真是永不疲倦的流刑地啊!那些黥面的人,不必起解便自行前来招供、画押,因为,唯有此地允许罪愆者徐徐地申诉而后自行判刑,唯有此地,宁愿放纵不愿错杀。”这样的议论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表达出作者在文学道路上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坚定与热爱。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抒情性议论能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带来特殊的审美与认识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的抒情表意越含蓄内敛,就越具有耐人回味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各类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要避免抽象、空洞、过多的议论。必须议论的地方,则应用形象化、哲理性、抒情性的语言来表达。

【原典阅读】

《野草》题辞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练习题

1.什么是形象化、抒情性、哲理性议论?请分别举例说明。

2.怎样做到形象化议论?

3.文学作品的议论方式与普通议论文的议论方式有何不同?

4.形象化、抒情性、哲理性议论能否在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为什么?

5.作文:自拟题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