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斐罗斯屈拉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斐罗斯屈拉特

斐罗斯屈拉特(Flavius Philostratus,约170-245)罗马时期的希腊作家、批评家。生平不详,大约曾在雅典学习和任教,后定居罗马。主要著作有《狄阿那的阿波洛尼阿斯的生平》、《智者传》以及关于六十四幅绘画的评论等。

斐罗斯屈拉特在美学思想方面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强调了想象对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重要作用,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

他对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说进行了创造性改造。他在《狄阿那的阿波洛尼阿斯的生平》(阿波洛尼阿斯是公元前一世纪时的希腊哲学家,属于新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把摹仿分成两种,一种是“用心和手来图绘万物”;另一种“只是用心来创造形象”。而且说: “称得上绘画的那一种,由于它能够用心和手来图绘万物,所以是更为完备的一种摹仿。至于另一种,则是它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即使不是画者,他也能够用心来理会来摹仿,但却不能够用手来描绘。”他把用心又要用手来描绘的事物,看作是“完全的摹仿”;用心创造形象的摹仿是“不完全的摹仿”。艺术摹仿是这种完全的摹仿。所谓用心的摹仿就是想象。想象无疑是高于简单的模拟的“更为巧妙的一位艺术家”。简单的摹仿“只能塑造它所看到过的东西,而想象还能塑造它所没有看到过的东西。”简单的摹仿把现实当作不可逾越的东西,成为现实的奴仆,在现实面前感到恐惧;而想象则不是,它在现实面前“无所恐惧地上升到它自己理想的高度”,而只把现实当作“标准”或依据。所以想象对于艺术来说,是更“充满智慧的指导”,它出自于心灵,是一种“创造”,又是一

种“理想”;它把现实作为“标准”,而又不满足现实,它向理想境界进发;它也是一种“自由”,它不必追逐自然的绝对真实,而是“不为任何东西阻挠”地自由驰骋。这就是“心的摹仿”的真正含义。

斐罗斯屈拉特把想象看作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基础。他认为创作是“心的摹仿”,欣赏也是“心的摹仿”。创作不只是心,也有手参加,目的是为了把想象的东西化作现实的东西。而欣赏也不完全是被动的观照,也有创造的成分,也要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有某种修养和训练。欣赏者需要借助艺术家的“完全的摹仿”捕捉自己的想象;艺术家也需要以欣赏者的“不完全的摹仿”为想象汲取的必要养料。

斐罗斯屈拉特如此重视和强调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是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方美学界后来对想象、形象思维问题的深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导源于他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